本帖最后由 梁茶 于 2021-5-24 00:48 编辑
唐朝从618年由李渊建国至907年,享国祚289年,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除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因唐朝皇室姓李,故又称李唐,唐朝又与隋朝一脉相承,史学家称之为“隋唐”。 唐朝历史概述返回顶部唐朝(Tang dynasty,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封建王朝。唐朝的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山西太原西南)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克长安后,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高宗与武则天的励精图治、到玄宗李隆基“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唐朝在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均有辉煌的成就。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肃宗李亨平定叛乱、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武宗、宣宗的统治,唐国力每况日下,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皇帝顺序表 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 唐高祖李渊:创世之雄,能识时务。唐太宗李世民:少年英才、文治武功、知人善任。唐高宗李治,有文人气质。武则天,唯一的女皇帝。唐睿宗李旦,无权之人。唐中宗李显,三次让出帝位很会忍。唐玄宗李隆基,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平叛安史之乱功不可没。唐代宗李豫,窝囊。唐宪宗李纯,奋发有为,乱世中创造“元和中兴”。……唐昭宗李晔有志向,但无力回天了。唐哀帝李拀,末代皇帝,结局凄凉。 唐朝历史概述返回顶部唐朝(Tang dynasty,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封建王朝。唐朝的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山西太原西南)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克长安后,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高宗与武则天的励精图治、到玄宗李隆基“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唐朝在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均有辉煌的成就。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肃宗李亨平定叛乱、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武宗、宣宗的统治,唐国力每况日下,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皇帝顺序表 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 唐高祖李渊:创世之雄,能识时务。唐太宗李世民:少年英才、文治武功、知人善任。唐高宗李治,有文人气质。武则天,唯一的女皇帝。唐睿宗李旦,无权之人。唐中宗李显,三次让出帝位很会忍。唐玄宗李隆基,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平叛安史之乱功不可没。唐代宗李豫,窝囊。唐宪宗李纯,奋发有为,乱世中创造“元和中兴”。……唐昭宗李晔有志向,但无力回天了。唐哀帝李拀,末代皇帝,结局凄凉。 来源:唐朝历史概述:唐朝皇帝列表返回顶部唐朝皇帝列表,包含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陵寝、皇帝在位顺序、皇帝简介等资料,以列表形式展现,查询快捷方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乾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如此变更年号为哪般? | | | | | | | | | | | | | | 文明684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 | | | | | | | |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705年
这对夫妻更换年号上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 | | | | | | 先天712年-713年
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 | | | | | | 至德756年-758年
乾元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 | | | | | | 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 | | | | | | 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宝历 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咸通873年-874年
乾符874年-879年
广明880年-881年
中和881年-885年
光启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 | | | | | | | 龙纪889年
大顺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乾宁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复901年-904年
天祐904年 | | | | | | | | |
景宗:李柷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关中十八唐帝陵:大唐帝国共经历21位帝王,除唐昭宗的和陵位于河南偃师、唐哀帝李柷的温陵位于山东菏泽外,其余十九位帝王陵墓(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位于陕西的关中。自高祖李渊开始,唐代二十座帝王陵中的十八座帝陵成扇形状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台原与崇山之间,横跨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被称为“关中唐十八陵”。 从高祖李渊算起至哀帝李祝,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昭宗李晔葬河南偃师的和陵,哀帝李祝葬山东菏泽的温陵之外,又因武则天与高宗合葬,因此有18座分布在渭河以北的陵墓。 高祖(李渊) 献陵:三原县东20公里的徐木原上 太宗(李世民)昭陵:礼泉县东北20多公里的九鬃山上 高宗(李治、武则天合葬墓)乾陵:乾县西北的梁山主峰上 中宗(李显)定陵:富平县被10公里的龙泉山上 睿宗(李旦)桥陵:蒲城县西北15公里的丰山上 玄宗(李隆基)泰陵:蒲城县东北15公里的金栗山上 肃宗(李亨)建陵:礼泉县北12公里的索山石马岭上 代宗(李豫)元陵:富平县西北14公里的檀山上 德宗(李适)崇陵:泾阳县云阳镇东北15公里的槎峨山的主峰东侧 顺宗(李诵)丰陵:富平县东北20公里的金翁山上 宪宗(李纯)景陵:蒲城县西北13公里的金积山上 穆宗(李恒)光陵:蒲城县被15公里的尧山南侧 敬宗(李湛)庄陵:三原县陵前乡紫家窖村东侧 文宗(李昂)章陵:富平县西北15公里的雷村乡西岭山上 武宗(李炎)端陵:三原县徐木原西侧 宣宗(李忱)贞陵:泾阳县云阳镇西北白王乡黄村北的仲山上 懿宗(李璀)简陵:富平县西北18公里的紫金山上 僖宗(李擐)靖陵:乾县东北5公里的铁佛乡南陵村 太祖(李虎)永康陵:位于西安 元皇帝(李兴)宁陵:咸阳渭城区红旗乡后排村北侧 让皇帝(李宪)惠陵:蒲城县西北4公里的三合乡三合村 武则天母(杨氏)顺陵:咸阳渭城区底张乡陈村南侧 唐陵陪葬是沿袭了汉代制度:皇陵余地赐亲属、功臣、将相陪葬,给东园秘器。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八年诏令建陵时说:“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后又准许功臣自请陪葬,而且这些大臣的子孙也可以随父、祖葬于昭陵。 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载:“九嵕山下陪葬诸王七、嫔妃八、公主二十二、丞郎三品五十有三、功臣大将军以下六十有四。” 陪葬墓数目之多,是历代帝王陵寝之冠。 从而以昭陵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陪葬墓群,向南辐射成扇面形状,列传两侧,益发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陪葬者除了皇族外,大部分是文武功臣,他们是李世民父子统一中国,创设大唐帝国的重要人物,此外,有些少数民族首领也有幸陪葬 而这些陪葬墓的排列位置,总体上是依据死者的身份、政治地位及其与皇帝的亲疏关系而周密布置的。 据《唐会要》记载:陪葬墓按照文臣武将分为左右而排列,坟高四丈以下,三丈以上。由此可见,唐代的陪陵制度有着严格而周密的规划,它反映了“主尊臣贵”“祟重今朝冠冕”的封建等级思想。 但是,唐朝的陪葬制度到了昭陵就发展到了顶峰,昭陵以后的陪葬墓就急剧减少。据《资治通鉴》和《唐会要》《长安志》记载,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泰陵只有太监高力士一人陪葬;颇有作为的唐肃宗建陵也只有郭子仪将军一人陪伴;有小太宗之誉的唐宪宗的景陵只有太子、皇后、纪子等4人陪葬。陪葬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但跟陵主在位期间的政治气氛和死后的政治背景有关,还与唐朝中后期国力的衰败,中央集权制的逐渐衰微有极大的关系。 昭陵陪葬墓180余座,陪葬人物上至皇亲国戚、嫔妃公主、下至王侯将相、文武大臣。而昭陵目前已开发的39座陪葬墓只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而这仅仅的39座墓葬就出土了80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00余件。足可见整个昭陵陵园的雄伟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