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781|回复: 0

历史上年号最多皇帝夫妇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0

回帖

179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98
发表于 2021-5-24 00: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在唐高宗李治继位前,大唐皇帝的年号几乎没有变动过,例如唐太宗在世时,一直使用“贞观”为年号,直至太宗殡天。而高宗执政期间,曾先后使用过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14个年号,如此高频率地改换年号,而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和称帝期间也频繁更换年号达17个。

年号,是古代帝王们为了纪年所立的名号。中国第一个年号,出自汉武帝时期,而他所立的第一个年号名叫建元,一共持续了5年(从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

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会改几次年号。直到明清时期,才采用了一世一元制,也就是说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这也让年号变成了这个皇帝的代称,比如康熙、雍正、乾隆。

但在明清以前,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是这么专一,改过5次以上年号的比比皆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对皇帝夫妻,改年号改得最上瘾。

唐朝皇帝所有皇帝年号大全

1、唐高祖李渊——年号:武德

2、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3、唐高宗李治——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4、唐中宗李显——年号:嗣圣、神龙、景龙

5、唐睿宗李旦——年号:景云、太极、延和

武则天——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

6、唐少帝李重茂——年号:唐隆

7、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8、唐肃宗李亨——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9、唐代宗李豫——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10、唐德宗李适——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11、唐顺宗李诵——年号: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年号:元和

13、唐穆宗李恒——年号:长庆

14、唐敬宗李湛——年号:宝历

15、唐文宗李昂——年号:宝历、大和、开成

16、唐武宗李炎——年号:会昌

17、唐宣宗李忱——年号:大中

18、唐懿宗李漼——年号:大中、咸通

19、唐僖宗李儇——年号: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20、唐昭宗李晔——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21、唐哀帝李柷——年号:天祐

唐朝(618年——907年),高祖李渊所建。628年唐太宗消灭群雄完成统一。690年武瞾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大周。705年中宗复位,恢复大唐国号。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大梁,唐亡。不计殇帝李重茂,凡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唐朝含武则天在内共75个年号。从上述列表里可以看出,之前的大唐一个皇帝一生就一个年号,知名的“贞观之治”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时期。而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年号就显得过分频繁。

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总共用了14个年号,最短的只用了几个月,最长的只用了6年。而他的老婆武则天,则更是换“年号”的高手。她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时,用了4个年号,当皇帝时又用了13个年号,在位总共21年,用了多达17个年号,创下了古代皇帝用年号最多的记录。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待自己的年号,为何如此不专一呢?

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所有年号

650年 永徽

656年 显庆

661年 龙朔

664年 麟德

666年 乾封

668年 总章

670年 咸亨

674年 上元

676年 仪凤

679年 调露

680年 永隆

681年 开耀

682年 永淳

683年 弘道

关于唐高宗频繁变更年号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国事纪念论”,即每逢国家有大事发生,就要改换年号,像废立太子,亦或是天降祥瑞等影响大唐国运的事件,高宗认为必慎重对待,遂改国号以作纪念。

这个说法能从史书工笔之上发现迹象,比如“含元殿前麟趾见”,便改国号为麟德,又好比“以陈州言凤凰见于宛丘”,于是又改国号为仪凤,由此可见,将变更国号视为一种大事记,亦未尝不可。

原来中国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他们这对夫妻

至于另一种说法则意义更为深远。高宗执政之初还不曾频繁变更国号,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无疑是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624~705年),这位籍贯并州文水,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的女子在入宫后只是唐太宗的才人,在唐太宗去世后还被送到感业寺出家,谁也没想到她竟然还能回到皇宫,并逐步成为皇后。她主持朝政后,使高宗频繁更换年号,以及高宗逝世,她自己称帝,又不断地变化自己的年号,只能想象,是她的性格使然。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一个善于打破常规的女政客。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李显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则天大圣皇帝”,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当非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莫属。在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前后不过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却使用了十八个年号,可谓空前绝后。而且武则天充分利用年号的更替,来巩固自己武周的统治。如“天授”、“天册万岁”等等,都是在宣扬天赐神权那一套。既然上有所好,于是自有一班佞臣来附合。如公元701年,民间谣传有天神降世,并留下巨大的足印。于是武则天立即改元为“大足”,未即一年,自觉不妥,又改元“长安”。曾加赠号曰:金轮圣神皇帝,不久又去“天册金轮大圣”之号。神龙元年武则天死,遗制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最后大慨是明白了,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女皇帝最难的道理。

虽然唐室依照她的遗诏谥号,后来仍有数次修改:

唐隆元年(710年),改为天后。

景云元年(710年),改为大圣天后。

延和元年(712年),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后,改为圣后。

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

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一代女皇不叫武则天 也不叫武曌更不叫武媚娘

武则天在位的所有年号

武则天的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

武则天通过变更年号,体现自己与李治并肩,甚至是超越李治的政治地位,并以这种形式让天下百姓先入为主地习惯“改变”,接受不拘一格的新理念,这都是为其将来以一介女流的身份登基为帝所做的准备。联想到武则天称帝后推出的一系列创新的施政举措,顿觉前期的年号变更不过冰山一角,一代女皇的眼界格局远比常人所想的更为广大。

武则天那些年号都有些什么含义?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当政后,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时起了4个年号,当了大周皇帝后又起了14个年号。这么多年号,武则天都是怎么起的呢?

年号持续干支起止备注
光宅1年甲申684九月—十二月光宅、垂拱、永昌、载初一般视作武则天年号
垂拱4年乙酉685——688
  
永昌1年己丑689正月—十一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
载初2年己丑689十一月—690八月载初元年起用子正
天授3年庚寅690九月——692三月用子正,元年九月改国号为大周
如意1年壬辰692四月—九月用子正
长寿3年壬辰692九月——694五月用子正
延载1年甲午694五月—十二月用子正
证圣1年乙未695正月—九月用子正
天册万岁1年乙未695九月—十一月用子正
万岁登封2年乙未695十二月—696三月用子正
万岁通天2年丙申696三月——697九月用子正
神功1年丁酉697九月—十二月用子正
圣历3年戊戌698正月——700五月用子正
久视2年庚子700五月——701正月元年十月复用寅正
大足1年辛丑701正月—十月
长安4年辛丑701十月—704十二月
神龙1月乙巳705年—705年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当政后,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时起了4个年号,当了大周皇帝后又起了14个年号

那么武则天为啥这么喜欢改年号呢?我认为这和她的女性身份确实有关。虽然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已经67岁,是一个老太太了,但是她仍然是女性,一个心思细腻的女人,有着女性的特点。女性有啥特点呢?看看现在的小女生就知道了。她们相信星座、塔罗牌,喜欢算命、看手相。对于她们来说,求吉祥和好运,非常重要。武则天也不能免俗,所以,她喜欢改年号,无非就是图个吉利,和现在相信风水、招财、除霉运,和现在每天看星座的小女生,没有什么区别。

女皇就是任性,没事爱换年号玩,其中最有趣的,当数公元692年,仅仅一年之中,武则天就换了3个年号,分别是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如意(692年四月——九月)、长寿(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不仅爱随心所欲地换年号,她换起宰相(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来,更是换到手软。《隋唐史》中说:“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武则天时代,较为著名的宰相有:“一代名相”狄仁杰、“军人宰相”娄师德、“驱驴宰相”王及善、“保皇宰相”李昭德、“裙带宰相”武承嗣、“郡王宰相”张柬之、“酷吏宰相”吉顼、“忠骨宰相”魏元忠、“全能宰相”姚崇、“马屁宰相”杨再思、“模棱宰相”苏味道、“市侩宰相”钟楚客等等。

在武则天18个年号个性十足,吉祥话占了很大一部分,可以窥见她内心的所想所愿。比如如意、长寿、延载、大足、长安、永昌。武则天晚年换年号比较多,也和她年老多病,换年号为自己祈福有关系。而这些年号里,以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这几个最为霸气,不过似乎有点用力过猛,稍显夸张了。这么多年号,武则天都是怎么起的呢?

武则天临朝称制第一年起的第一个年号“光宅”,所谓临朝,就是上朝处理政事;所谓称制,就是自称为“朕”,以皇帝制诏的名义发号施令。这是太后代君执政的合法形式。

“光宅”这个年号给人的感觉好比一个土财主搬进了大房子,并不大气,也很让人联想起“家徒四壁”的意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尚书·尧典》里有一个序,是说“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西晋著名才子左思的《魏都赋》里面,则有“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之句。

“光宅”的意思,是指“使所居住的地方光彩熠熠”。《尧典》里说的是尧禅位的事,而《魏都赋》说的那个“圣武”是指“魏太祖武皇帝”曹操,看到这个词的渊源,就可以窥见武则天想当皇帝的念头,在此时已经相当明确了。

看到这个词的渊源,就可以窥见武则天想当皇帝的念头,在此时已经相当明确了。但“光宅”一词,看上去虽然挺吉祥、挺喜庆,寓意也很好,充满了自信,潜台词好像是说自己上台后,一定会给也一定能给苍生社稷带来福祉。不过,从字面一分析,实在显得小家子气,而且,“光宅”无疑暗含着宅子光了的意思,藏着不吉利。果不其然,武则天这边刚主持工作,那边徐敬业就反了。所以,这个年号武则天用了三个多月,就废掉了。

垂拱”是武则天用的第二个年号,徐敬业叛乱被平定后,武则天将新的一年改元为“垂拱”。垂拱一词,来自《尚书·武成》篇,原文为“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拱的意思就是“垂衣拱手”,形容做事毫不费力。这一年,武则天62岁,从少女时代奋斗到此,把持号令天下、无有不从,这俩字多少透露出她的志得意满,她既有睨视当世的自信,也有不愿再起风波的渴望。“垂拱”这个年号,恰好代表了她此时的心情。对“垂拱”这个年号武则天似乎特别偏爱,一用用了整四年。“垂拱”一词,显然出自《管子·任法》篇,以它做年号,不言而喻是取其“垂拱而天下治”之意。武则天是一位“兼涉文史”的女皇帝,她用这个词做年号,似乎也不乏想显示一下她的文雅。

在用“垂拱”一词做年号的四年里,有两件事儿很叫武则天满意。一件儿是垂拱二年,她下了一个诏要“复政于皇帝”——说白了就是不主持工作了,把权力交给皇帝。结果呢,傀儡皇帝李旦很有头脑没同意,她只好接着干。还有一件儿是垂拱四年,有个雍州人在洛水里得到一块白石,上面竟然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一高兴,还封了这块石头为“宝图”。

这两件事儿为什么叫武则天满意呢?因为真也好假也罢,从这两件事儿里武则天高兴地看到了自己“垂拱”的良好效果道路铺好了、舆论起来了,自己的代理皇帝很快要转正了。此时的武则天,就像快要到达峰顶的登山者,俯视天下的雄心越来越强烈,用“垂拱”这个词做年号,实在是她这种心态的折射。

在垂拱四年的八月,琅邪王李冲等李氏诸王谋反,被武则天消灭,紧接着又诛杀了他们的亲党数百余家,把宗室几乎全部杀光。政治上的最大障碍扫除了。武则天改元“永昌”,“永昌”这个年号,取自那块“宝图”上的后一句话“永昌帝业”。本意当然是祝福美好、祈愿昌吉的意思。这不难理解。叫人纳闷的是,用“垂拱”一词做年号用的好好的,为什么改成“永昌”了呢?意思是永远昌盛。

但是,“永昌”的“昌”字,可拆成“二日”,这很容易给人这样的联想:两个太阳,象征两个皇帝,“永昌”—那不就是永远有俩皇帝吗?这可是武则天的大忌。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则天就又换了一个年号载初”。“载初”这个年号好像有一明一暗两个意思。载初元年一月,也就是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则天下诏改用周历。这是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用“载初”做年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吧?这是明的意思。

那么,暗的意思呢?此时的武则天早已经胸有成竹,登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登基当然更是件大事,同样会载入史册,所以,在登基前的几个月里用“载初”做年号,讨的是个吉祥。除此之外,好像也不乏这样的涵义在中国历史上,俺武则天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功过是非后人评说,但不管怎样,俺是第一个记载在史册的女中豪杰。

武则天当皇帝后用的第一个年号“天授”,这个年号瞅着挺俗,但用的非常绝。可以肯定,在使用这个年号上,武则天没少费心思。为什么这么说呢?武则天当皇帝,在世俗观念里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即公鸡才能打鸣,母鸡只有下蛋。也就是说,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陪衬,怎么能抛头露面特别是当皇帝呢?再有能力也不行。

在这一点上,当时的僧尼配合武则天配合的非常到位。有个叫法明的和尚竟然编了一本《大云经》,宣称武则天是弥肋佛下世,应该替代唐朝做人主。所以,武则天当皇帝后,于天授二年四月,正式下令僧尼的地位处于道士女冠之前。看来,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女皇帝难上加难——这样的感慨,想必当时的武则天一定会有切身的体会。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天授”这个年号,武则天用了三个年头。

公元690年七月,僧人怀义与法明等撰《大云经疏》,利用《大方等无想大云经》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按指人世间)中所有国土,悉来奉承,无违拒者”的说法,将它附会为“佛”对武则天当女皇的“授记”,亦即预言。有了“佛”的“授记”,武则天自然就可以堂而皇之做皇帝。于是乎武则天便把《大云经》颁于天下,令两京与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座,各藏《大云经》一本,由僧人讲解,使天下咸知武则天是弥勒下生,应该取代李唐当皇帝。一阵紧锣密鼓之后,武则天便于这一年九月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这个年号通俗易懂,武则天用这个年号向世人宣扬,不是我夺取了李家王朝,而是上天的意思。所以,武则天用“天授”一词做国号,不啻一种舆论导向,宣传皇权天授,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于是乎武则天便把《大云经》颁于天下,令两京与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座,各藏《大云经》一本,由僧人讲解,使天下咸知武则天是弥勒下生,应该取代李唐当皇帝。一阵紧锣密鼓之后,武则天便于这一年九月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这个年号通俗易懂,武则天用这个年号向世人宣扬,不是我夺取了李家王朝,而是上天的意思。

公元692年,武则天改年号为“如意”,这可能是武则天在谋得了最高权力后,她觉得志得意满,事事如意,所以以此为年号吧!但是这个年号起的好像信手拈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周国建国伊始,百业俱兴,想必武则天很是志得意满,特别一提的是,《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有这样一段的记载“(天授三年)三月,五天竺国并遣使朝贡。”大周王朝得到了外国的承认,似乎更称武则天的心。总之,天随人愿,一切如意。所以,一高兴很自然地就改用了这个年号

但武则天在用年号 “如意”不久,又改年号为“长寿”,这一年武则天68岁,一年中两次改元,武则天给人的感觉好像还怕死去,同时是不是还希望大周“长寿”呢?

公元694年,武则天开始使用“延载”这个年号,“延载”顺承长寿,其含义无非是大周江山永固、皇恩泽被万世的意思。看来,此时的武则天,似乎仍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武则天不但起了这个年号,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为了能够真正延长寿命,她还在这一年开始潜心修佛。

公元695年,远赴印度,历时25年,游经30余国的僧人义净返回洛阳,带回梵本经、律、论近400部。武则天听说继玄奘之后又一位西行取经的高僧满载而归,亲自来到洛阳城东门外迎接,垂问赏赐,礼遇甚厚。武则天也改用出自佛教用语证成圣果中的“证圣”年号

继之“证圣”,武则天用了“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三个年号,这三个年号没什么特别用意,只是武则天的幕僚们阿谀奉承武则天所取。这些都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够长寿罢了,武则天也只是用了很短的时间。武则天用的第十三个年号神功。关于用这个年号的原因,《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里记载说:“(万岁通天二年)九月,以契丹李尽灭等平,大赦天下,改元为神功。”根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之所以用它,是因为当时朝廷镇压了契丹的叛乱。武则天决定大赦天下,便改用了这个年号,同样也没用多久。

武则天所用的最后四个年号是:圣历、久视、大足、长安。“圣历”这个年号同样是源于武则天追求“证成圣果”的心,共用了三年。用“久视”这个年号,其目的在《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里也说得非常明白:“(圣历三年)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想必武则天得的是眼病,期望以后再也不受眼病折磨吧。

关于年号“大足”的来历,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武则天当了皇帝后,刑严法峻,公元700年秋,朝里又将处决一批“罪犯”。刑部的官员都知道这些“罪犯”中不少是冤枉的,为了救出这些人,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们就在牢外建了五尺长的巨人脚印,谎称是有巨人来过现场。

之后越传越神,说有圣人光临,浑身发着金光,圣人说这些犯人都是被冤枉的。他们知道,武则天很迷信,喜图吉利,凡是献瑞祥者都给予重赏。此时的武则天十分迷信,一听说这件事,立马就下令释放了大批罪犯,于是“大足”的年号也就跟着来了。

“大足”这个年号实在不怎么风雅,于是用了一年之后,武则天又改年号为“长安”。众所周知,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将都城取名为长安,寓意“长治久安”,唐朝的都城也在这里,可见武则天也有这个心愿。不过为什么非要用都城的名字作年号呢?其实长安虽然是唐朝都城,但武则天久居洛阳,时间一长,大家就快忘了长安才是都城这件事了。因此武则天这样做,也是有希望大家不要忘本的意思。然而这个年号,并没能让她实现“长治久安”的梦想。四年之后,“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赶下台,她的儿子李显被拥立为帝。因此“长安”,也成为武则天最后一个年号

其实“神龙”才是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年号, 用了1个月,去世了。但是唐中宗李显继续沿用,705年二月—707年,历时3年。

武则天更改年号的频率之高,简直令人发指。在信息传播效率十分低下的古代,新的年号还没传遍全国,可能就已经被废止和替代了。

武则天为什么如此爱换年号

第一,她的老公唐高宗也有这个爱好,夫唱妇随;

第二,武则天是个皇帝,也是个女人。科学表明,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焦虑,她起的一些“年号”,如“长寿”等,多少都有一些心理暗示的意味

第三,武则天的个性使然,历史记载:“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也就是说,她做事十分率性,体现在取年号上,也就不这么专一了。

武则天人物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另外,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谥号、帝号、年号简介及区别

唐高宗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是唐国公李渊之孙,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亦是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帝。唐太宗子嗣众多,因而原本性格懦弱缺少王者气度的李治是不在储君考虑范围之内的,然而诸皇子皆对皇位虎视眈眈,等不得父亲百年归老就接连发生谋反事件,另太宗伤心不已。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意传位于虽无大才,却有一颗仁爱之心的晋王李治,这便是后来继承李唐江山,与武则天一同开创灿烂辉煌的后贞观时代的唐高宗。

李治少年时期,得唐太宗亲自教导,经常出入御书房,与太宗才人武氏渐生情愫。

唐太宗驾崩后,武氏与其他一众宫人被送往感业寺削发为尼。彼时,李治登基之初便受到长孙无忌等权臣的诸多钳制,尤为后宫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之事所烦恼,偶然一次入感业寺进香之际,竟意外地与曾经爱慕至深的武则天重逢,惊喜之下立刻诏她侍寝,两人缠绵间互诉离别之情。

不久之后,一心想着扳倒萧淑妃的王皇后主动提出将武氏纳入高宗后宫,早有此意的高宗欣然许可,当即不顾朝臣反对从感业寺接回已然怀有身孕的武氏,封为正二品昭仪。至此之后,武氏渐渐宠冠后宫,竟以雷霆之势迅速打败了王皇后与萧淑妃,一跃成为高宗的后宫之主。

在朝政上有了武则天的辅助,高宗得以放开手脚,渐渐摆脱了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外戚势力的钳制,在之后二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中取得了卓越的政绩。

谥号的来历规则:历数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李治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高宗李治的接班人是谁?这个问题早在高宗登基之初就曾经引起过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当时王皇后希望高宗立自己的养子——宫女刘氏所生的陈王李忠为太子,而萧淑妃则极力鼓动高宗立自己的儿子雍王李素节为太子。在这两个女人无休止的争斗中,高宗不胜其烦,因而时常前往感业寺,与心中挚爱的武则天幽会,不久便使武则天怀上了龙种。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扳倒了王皇后与萧淑妃这两个劲敌,成功登上了后位。高宗遂废李忠的太子之位,转而立武后的长子李弘为太子。

李弘与其父一样宅心仁厚,十分同情萧淑妃所生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劝母后为他的两个异母姐姐找个好归宿。此时触怒了武则天,于是她一面将两名公主许配侍卫打发出宫,一面谋划改立太子之事。两年后,李弘暴毙,高宗无奈,改立武则天次子李贤为太子,岂料不出五年,李贤谋逆,高宗大失所望,将其废为庶人,终被武后逼死。

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殡天。武后废帝主政,不久便将自己的三子李显扶上皇位。唐中宗李显登基后,贪图逸乐,不思国政,竟公然扬言要将李家天下送给韦皇后,武则天闻听后勃然大怒,立刻废去李显的帝位,将其贬为庐陵王,赶出长安。李显黯然离去后,新登大宝的唐睿宗李旦惧怕武则天的威势,没做几天皇帝便主动提出禅让王位,请母后执政的意愿,苦心经营多年的武则天自然不会推辞。数日之后,在百官朝贺声中,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终于登上了她人生的巅峰。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所提供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 如资源下载链接侵犯到版权方,请发送邮件到o2k@qq.com,站长核实后会第一时间移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桂ICP备17006911号-1|历史的天空

GMT+8, 2024-12-23 07:05 , Processed in 0.2153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