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354|回复: 0

中国、炎黄子孙、华夏、中华民族各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0

回帖

179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98
发表于 2021-5-27 18: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炎”指炎帝,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所以,虽然“炎黄”与“中国”和“华夏”不同,由于人物的不可考,使得它更模糊也更加虚化。

一、中国,原先是指地名,要么指古冀州,要么只古洛阳,后来指国家。

1965年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塬出土,现藏于宝鸡市博物馆,西周早期的出土青铜器《何尊铭》,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原文如下: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

从文中可知,这里指的是武王伐纣后准备营建“东都”洛阳的事(周代称“雒邑”),营建成后又叫“成周”,而周人原先的都城“丰镐”则称为“宗周”。

今天的我们已经通过考古挖掘与传世文献《禹贡》比对发现,姬周王朝的领土疆域与《禹贡》中记载的大禹划分的“九州”基本一致。

因此,此处的“中国”无疑就是指洛阳,因为洛阳位于号称“天下之中”的古冀州的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商周时代,对于大一点的城市或有政治象征的城市都叫“国”(那时候写作“或”),所以此处的“中国”并不是指另一个国家的意思,请不要误会。

另外,《何尊铭》也已经折射出了周人以“中国”为国家名字的倾向——“宅兹中国”,就是说周武王认为自己已经统一了国家;“自兹乂民”就是说周武王要以洛阳为天下中心治理国家。

后来,我们都知道随着天下中心的固定和周王朝的疆域越来越大,“中国”也逐渐“覆盖”了中华大地。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一片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汉隶书字体。

经考证,该织锦为汉代文物,与《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的记载可相印证。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还有王城、大都邑或与一国之名的双重定义的话。那么从《史记.天宫书》中的“西方”、“外国”里,则可以确凿彼时的“中国”已经是国家之统称而无疑。

二、中华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或中国。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在可信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华夏族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历史学家认为华是源于上古的华胥国(位于陕西西安附近),也有人说“华”是因华山而得名,“夏”是因夏水(汉水)得名。久而久之“中华”便成了中国,华夏等意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的话语中,渐渐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经由最初的强调满汉之辨和排满,到梁启超的主张“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到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再到新中国参照苏联民族理论的识别认定活动,最终使“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中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

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还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才最后完成,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三点原因导致:

1、大规模抗战使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历史命运与集体记忆;

2、国共联合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3、战争造成的人员迁徙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隔绝。

三、华夏一词为周人所创,实为《周礼》的产物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正如上句那样,周人用礼仪确立了“华夷之别”——《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无论华夏还是蛮夷,无不臣服大周者)。

所以,“华夏”一词的意思除了指“周礼”以外,也指创造了《周礼》的统治者周人,因此“华夏”又有了民族的意思。

而我们也知道,周人一贯以“我有夏”自居——自称为夏人后代,因此,“华”(礼仪)又和“夏”(夏朝)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华夏族;而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后,则“华夏”与“中国”就是一个意思了。

华夏族,即汉族,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华”或“诸华”。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渐由当初单指汉族,扩展到中华大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少数民族,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代称。

三、炎黄,就是指中华民族最早的两大族群都是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先祖。

在今天,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这故事本来是不用解释的了,因为“炎黄子孙”都听过黄帝与炎帝的故事,但是因为近年来各种片面的解读使得历史的原貌也有点模糊了,所以还是还原一下吧。

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最早的出处都是《山海经》,而后周人所编撰的史籍,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尚书》《逸周书》《世本》等也延续了《山海经》的说法。不同的是,加了不少自己的理解,也正因如此,过去一度有人怀疑这些书都是假的,是春秋战国之后或更后世所作,所以认为不可信。

但是随着出土文献《竹书纪年》和《战国楚简》的出土,我们最终还是证实了黄帝与炎帝的存在——不管他们是具体的一个人也罢,还是部落的代称也罢,总而言之,炎、黄二帝的存在与始祖身份都在周王朝时得到了举世的公认。

这是上古礼法的“二王三恪”,即新生的王朝皆册封前代王族后裔以侯爵位,绝其国但不绝其种。这种礼制制度其实一直有延续下去,比如汉武帝封周王室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一直到元明清都被传承。

以上诸般史实都证明了炎黄的存在。但是公平、客观地说一句,如《史记》太史公般,把所有的历史大人物都归为二帝的后裔,显然是出于“大一统”的政治意图,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有起源,则必然有壮大,有壮大则必须会有人脱颖而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领袖”。

所以,虽然“炎黄”与“中国”和“华夏”不同,由于人物的不可考,使得它更模糊也更加虚化。

但是,正如炎黄可能是远古的两位先民领袖一样,他们也可以是两个部落的代称。如此,当然也可以是一种民族的符号和精神文化之图腾。

黄帝所处的时代,正当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和氏族、部落和部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黄帝、炎帝和蚩尤的几次大战,就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史实。

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战争。

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共工氏。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工氏的土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东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东侧。“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说共工九个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炎帝部落觉得自己的部落受到欺负,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战。

第二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方,地点仍在涿鹿。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鹿大战,大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这场恶战十分激烈。蚩尤是东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战的首领,《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大概是披着兽皮或是身上画着野兽的图纹,用铜作兵器或护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战能力,《述异记》还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个个强悍能战,大约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个氏族。

《中华古今注》还说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驽”,大驽即弓箭,说明他们的武器众多而精良。这些都是黄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为如此,黄帝和炎帝的联盟开始打了几次败仗。

有一次,双方正在原野上酣战时,忽然天上起了大雾,黄帝和他的部落被围困在雾中心,手持铜兵器的蚩尤部落却大显身手,左砍右杀,黄帝部众损失很大。后来亏黄帝部落里的大臣风后造出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黄帝部落才逃出重围(《太平御览》引《志林》)。

黄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打得最为激烈。双方动员了全部兵力,蚩尤还请来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部族来帮忙。战役开始,黄帝敌不过善战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联盟,因此败退了五十里。后来,黄帝运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才转败为胜。夸父被杀死,蚩尤逃跑,黄帝紧追不舍,终于在山西地区捉住了蚩尤。黄帝斩下了蚩尤的头,肢解了他的尸体。所以至今山西还有个解县,据说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县附近的盐池,则据说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后记》、《梦溪笔谈》)。上述当然都是无稽的神话,但反映了这次战争的残酷。

第三次战争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历史记载说,蚩尤战败不久,黄、炎的联盟也破裂。这是因为“炎帝欲侵凌诸侯”,争夺盟主的缘故。结果,许多部落都站到黄帝一边,联合起来向炎帝进攻。《史记》记载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在现在河北怀来县。

三次战争后,黄帝部落得到了大发展,又向南进行了多次战争,征服了许多部落,所谓“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在这过程中,炎帝部落终于和黄帝部落结成了永久性的联盟。炎、黄联盟,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地区,东一直到海,南到长江流域,西至甘肃,北抵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初定了中国的规模。后来人们把合并后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后来又发展为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都把自己当作炎黄的子孙。

黄帝的主要成就就是在各个方面建立了中华文明而非战胜了蚩尤。

史记记载的黄帝成就包括:

1,政治制度上: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2,宗教上: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3,经济、科技上: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故,“吾等皆炎黄子孙”——这当然没有错。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由中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的未识别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其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的著作中提出,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以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中华民族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的有着不同的定义。

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是:炎黄时代,炎黄部落最强大,炎黄族发展为华夏族,华夏族又发展为汉族,汉族又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碰撞、通婚、团结、融合,同时又相互区别,形成今天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

在这个过程中,炎黄——华夏——汉族一直是主体,所以,炎黄也就成了远古中国人的代表,后来又成了汉族的象征,再后来又成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乃至象征。

有人说,强调炎黄起于反满革命。这不错。但自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后,主流的说法已变为“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之后,此说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逐渐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炎黄也就自然过渡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

说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并不是说炎黄就是唯一的祖先,这只是就主流而言。对“炎黄子孙”一词,应该做这样的理解:这个词不过就是说我们中国人都是以炎黄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伟大先民们(包括蚩尤等)的后代而已。说炎黄是“人文初祖”,就更是明确地说我们是炎黄的文化子孙。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与炎帝,又与居住在东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从我国若干远古神话传说看,黄帝是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最初的活动中心在现在河南省新郑一带,后来发展到河北和陕西地区。炎帝部落最初活动在黄河上游的姜水一带。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有的说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也有说在南方,总的来说是在东南方。

中国人的祖先最初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这当然与黄河丰富的自然条件有关。后来人们才开始慢慢向南迁徙。那时的人们是以部族为一个群体生活的。当时各个部落都尊神农氏为天下共主,尊称其为炎帝,并向他进贡。神农氏的部族主要生活在黄河下游一带。

相传在黄河流域,也就是今天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生活着另外一个逐渐强大的部落:有熊氏的部落。有熊氏,姓公孙名叫轩辕。轩辕后来被大家推选为部族首领,称为黄帝。

后来,炎帝的部落开始衰落,没有能力统治其它的部落。特别是生活在今天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的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十分凶暴,没有人能去讨伐他。蚩尤为了与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曾经进行了一场大战,炎帝战败,于是与黄帝结成了联盟。黄帝率领二个部落的人与蚩尤在涿鹿的郊野展开了大战。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

之后,炎黄两个部落又发生了战争,黄帝又取得了胜利。从此,中原各个部落都尊奉黄帝为天下共主,即天子,取代了炎帝。天子的意义就是上天的爱子,赋天命行天道于人世。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武力、以兵征天下的形式臣服诸侯、统一了华夏族的帝王。所以中华民族自称为“黄帝子孙”,又因为炎、黄两部落融合成了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逐渐融合成华夏民族。“华”的意思是“光彩”,指中原人服装光彩,代表文化繁荣;“夏”的意思是“大”。华夏族就是“居住在中原地区、文化很繁盛的人们”。当时除了华夏族以外,还有生活在周边的其它民族。现在中国人也用“华夏”来称呼中国。

“炎黄子孙”最初只指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现在指所有的中国人,包括那些住在其它国家的中国人。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汉”的称呼来自刘邦建立的汉朝




汉朝之前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统一了货币和文字,统一划定居住的地区等,这奠定了汉民族形成的基础。

秦朝灭亡、刘邦统一中国后,因自己曾被封为“汉王”,所以将建立的王朝称为“汉朝”,史家称为西汉西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比较长时间的繁荣,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朝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周围的国家或民族都称汉朝人为“汉人”,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这时候的“汉人”还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但随着西汉王朝疆域的扩大,有许多其它民族的人被纳入了汉朝。汉民族逐渐形成,但汉族的称呼还没有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许多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所以他们称北方的居民为“汉人”。隋唐时期的“汉” 主要指唐地和唐朝人。元朝民族融合加快,明初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清朝则实行满、蒙、汉三等级的民族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汉人” 正式称为汉族。现在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他55个民族,因为人口只有九千多万,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人口在一百万的少数民族有蒙、回、藏等18个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云南省有最多的少数民族。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 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只有一部分有自己的文字。

就这样,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炎黄子孙们走过了一朝又一代,在幕启幕落中,每一朝都为后人留下了自己创造和带来的文化,从而构成了灿烂多彩的中国文化,比如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有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正信和修炼方面,有老子的“道”和佛家的修炼;在文学领域,有先秦的诗歌、乐府,汉朝的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在艺术领域,每一个朝代都有着丰富的表现,无论是音乐、戏曲,还是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石窟、陶瓷和园林艺术,都让今天的人们赞叹不已。而在科技领域,古代王朝不仅有让世界震惊的四大发明,而且在医学、天文学、农业、水利、数学等方面也成就斐然,有些足以让今天的人们汗颜。

严格来说,炎黄的后人就是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又被称为汉族。但有一些民族,也自成是炎黄的后人。例如苗族。但国内大多数民族都不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后人,例如俄罗斯族是欧洲俄罗斯的后人。满族、蒙古族是东胡的后人。维吾尔族是突厥的后人。回族是阿拉伯人的后人等。把“炎黄子孙”等同于中华民族,是正确的。但把中华民族等同于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只是中共在建政后安抚其他那些非汉族的手段,只在政治上是正确的。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所提供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 如资源下载链接侵犯到版权方,请发送邮件到o2k@qq.com,站长核实后会第一时间移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桂ICP备17006911号-1|历史的天空

GMT+8, 2024-12-23 10:27 , Processed in 0.1780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