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017|回复: 0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0

回帖

179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98
发表于 2022-2-17 1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姓名、字号;2. 籍贯;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 学识;5. 性情;6.

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 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 年号 初,如:乾元初;②.

年号 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 年号 中,如:天监中;④.

年号 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3.

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

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 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

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5.

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 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2.

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3.

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      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      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      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      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      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      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      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      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

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七、感知方法

1.      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写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      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      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阅读材料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八、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古代社会,有其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如:至高无上的皇帝,职官及其升迁调动、俸禄,法律及其配套措施等。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古代社会,是一个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社会。无论古今,凡是人,就有其籍贯身世、就有工作和生活因而就有可叙述的事迹、就有其情感、对他人的态度、受人评价,作为后来者,为前人写书立传,就要对其身世按照时间顺序作简要介绍,并择其主要事迹穿插其中。而且以各个帝王、功勋卓著的大臣为主,以资治通鉴,补以*臣,以警鉴后人。鉴于以上思考,整理出了以下的常见词语,又大致分了个类,便于记忆。而且,现今的文言文高考,以人物传记为主(可以说就考人物传记),在掌握了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的基础上,积累了人物传记涉及到的常见词语,大体上说,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反之,若仅仅凭借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来应考,只能捉襟见肘。故此,本人不惜花费整整一个暑假,参阅以往做过的此类练习以及《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史书,整理出了以下的内容。时间转瞬即逝,加之上下几千年,史海浩瀚,才疏学浅, 定有遗误,诚惶诚恐。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49、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丞相:相当于宰相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收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 按诛五人 /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 表奏皆当死 /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 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 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 文度深衔之 (怀恨)
  乘 李侃率之以乘城 /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登上)
  论 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 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 ⑵帝可其奏(准许) 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岂,哪)
  方 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比较) 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
  少 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 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 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 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 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 ⑴劝课农桑。(督促) ⑵课敛赋税(征收) 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 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 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 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 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 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 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 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 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 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 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 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 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  ⑶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 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 ⑴收摄按问(拘捕) 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 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 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 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 积功稍迁(渐渐)
  次 ⑴非次拔擢(次序) ⑵次北固山下 / 师次彭模(停留)
  举 ⑴举孝廉(推举) ⑵举进士(考中)
  伐 ⑴此五霸之伐也(功业) ⑵每一令出,(屈)平伐曰:“非我莫能为也。”(夸耀)
  矜 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 ⑵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 ⑶冯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庄重)
  第 ⑴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等次) ⑵必躬造左公第(府第) ⑶第归,杀而鬻之(只管) (4)能取进士第(科第)
  征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严光,不至。(征召)
  微 ⑴人微言轻(地位低) 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⑶微言大义(精微)
  购 高祖购求季布千金(悬赏)
  笃 ⑴疾渐笃(沉重) ⑵笃于朋友 (忠诚)
  知 ⑴海内知识零落殆尽(了解) ⑵子产将知政矣(主持) ⑶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智)
  恶 ⑴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罪恶) ⑵君之病恶(严重) 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讨厌) (4)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怎麽)
  趣 ⑴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魏(催促) ⑵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旨趣) ⑶农赴时,商趣利(追逐)(4)趣甚疾(疾走)
  让 ⑴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责备) ⑵争货财,无辞让。(谦让)
  原 ⑴原其理(推究) ⑵并原其罪,许以自信。(宽赦)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所提供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 如资源下载链接侵犯到版权方,请发送邮件到o2k@qq.com,站长核实后会第一时间移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桂ICP备17006911号-1|历史的天空

GMT+8, 2024-12-23 06:22 , Processed in 0.1749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