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006|回复: 0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藩王之乱”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0

回帖

179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98
发表于 2021-5-24 0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盘点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规模藩王作乱?这四次“藩王之乱”,有三次是由削藩引起的,有一次是由夺权引起的。可见,“瞎折腾”害死人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共有四次,其中削藩王两次,削藩镇两次,两成两败,成功率百分之五十。

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把秦朝清朝的两千多年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所谓“封建社会”,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行“分封制”。可是从秦朝清朝的这些更迭的朝代中,大部分朝代根本不是实行“分封制”,而是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比如,排在第一名的秦朝就是完完全全的郡县制。

封邦建国,是古代天子、皇帝将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以保卫天子。商周时期,也有分封上古帝王后裔为诸侯,被分封的地方让他们建立国家,成为一方诸侯,因此被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尤其是皇族藩王,上马治军、下马管民,手握军政大权,当实力强大之后,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想要自己当皇帝

“藩”,源自于中国封建制度地方分权的概念,泛指古代分封的领地。藩分为藩王和藩镇,但无论藩王还是藩镇,他们都拥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掌握着领地内的全部军政大权,割据地方并与中央朝廷对抗,因此,“削藩”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削藩”不是请客吃饭,搞不好削藩不成反把自己给削了。



唐玄宗在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后,为了继续扩张疆土、巩固边防,先后设立了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虽然这十大藩镇的权力要小于西汉时期的藩王,但随着安史之乱,大唐帝国中央的实力越来越弱,这些藩镇的势力已经超越了西汉时期的那些藩王。十大藩镇掌握着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的兵力,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等历次削藩,结果是以卵击石,大唐王朝反被藩镇所灭。

藩王又称蕃王,他们都是皇室成员,在自己的藩王国中都拥有全部的军政大权,堪称是“国中之国”。藩镇也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一种军镇,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共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也被统称为"藩镇"。这些藩镇的权利极大,并掌握着辖区内的全部军队,例如“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这厮竟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就为他发动叛乱提供了本钱。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隋朝至元朝没有了藩王的问题,但是藩镇割据等问题也凸显。

到了明朝,明太祖推崇周礼,并鉴于历代功臣、外戚、宦官干政的教训,试图通过加强分封来巩固皇权,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四月分封秦、晋、燕、吴、楚等十国,强调:“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此“为久安长治之计”。虽然朱元璋也防止藩王作乱,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但是藩王只要出现,由于跟皇帝的天然血缘关系,造反毫无压力。

不过,也的确有那么几个朝代是有一点“分封制”的,虽然并不是完全的“分封制”(主体仍然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可惜,即便这仅有的那么一点“分封制”,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往往会引发“藩王之乱”。

第一次西汉汉景帝时期削蕃,直接导致七国叛乱,

第二次汉武帝削蕃,推恩令一下,蕃国减少。

第三次建文帝削蕃,朱棣造反,夺取王位

第四次康熙削蕃,吴三桂叛乱

西汉“七国之乱”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藩王之乱,发生在汉朝

汉高祖刘邦在开国之初,分封了很多王。除了皇族的“王”之外,还有一些异姓王。刘邦觉得,异姓王有篡夺刘氏江山的可能性。于是,在他驾崩之前,就找渣儿把所有的异姓王都灭掉了,留下的全是皇族的“刘姓王”。刘邦觉得,如此一来就江山永固了。

可是刘邦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汉景帝三年,晁错为了加强西汉中央集权的统治,便建议汉景帝削藩。晁错的"削藩策"激起了以吴王刘濞的强烈反对,他串通胶西、楚、赵、济南、淄川、胶东等六王,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叛乱。先后有七国加入了这个造反集团,一度给汉景帝的中央政府造成了极大威胁。在汉景帝处死晁错之后,吴王刘濞仍然拒绝接受朝廷的诏书,进而自立为"东帝"。被逼上绝路的汉景帝,被迫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前往平叛,结果吴王刘濞兵败被杀,历时三个月的七国之乱被平定。为后世削藩起了个好彩头。

幸亏造反的藩王们不太懂军事,老在战略上犯错误,再加上汉景帝有周亚夫这样的大将,最终总算平息了叛乱,保住了景帝的江山。

如果说汉朝的“吴楚之乱”还不算猛烈的话,那晋朝的“八王之乱”绝对算得上剧烈了。

西晋“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发生在晋惠帝时期元康元年至光熙元年(公元291年~306年),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争夺中央政权的王不止八个,因为前后主要有八个藩王参与叛乱,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最惨烈、最严重的统治集团内部动乱,共持续16年。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是晋惠帝的彪悍皇后。晋惠帝大家熟悉吧?就是那个说出了“何不食肉糜”这句千古名言的白痴司马衷。司马衷虽然白痴,却有一个又丑又彪悍的皇后,名叫贾南风。

贾南风有极强的权力欲,她为了从权臣手里夺权,暗中勾结藩王,杀死权臣,祸乱朝廷,从而按下了“八王之乱”的启动键。此后,各藩王一个个墨登场,你争我抢,互相讨伐,最终把西晋的国防力量损耗殆尽,从而引发了“五胡乱华”的悲惨时期。

“八王之乱”不仅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更是差点导致了汉人的绝种,真是一次凶险的藩王之乱。

“八王之乱”出现在西晋末期,西晋这个朝代实际存在时间并不长,这与司马政权和曹魏政权重叠也有些关系,在三国后期,实际上司马氏自曹睿时期已经开始掌权,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这也导致了司马家不断壮大,成为了一个更庞大的家族。

西晋的建立也是依托的曹魏的基础和庞大的司马家族拥护下建立,但西晋建立个人觉得有些“仓促”,当时朝局并不稳定,外部大量游牧内迁,本是贵族的司马家族内部矛盾也没有处理好,朝政一片混乱,也为“八王之乱”埋下伏笔

西晋建立后,所制定的制度都是为了缓和家族之间的矛盾,其政策也是围绕士族利益制定,其中九品中正制满足了世代为官的欲望,荫亲属制保证家族的经济不被侵蚀。可这个平衡一旦打破,家族可能不再拥护君主,西晋则必大乱。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些制度的平衡怎么会长久呢?所以“八王之乱”在西晋建立不久便已开始萌芽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建立了西晋,但对自己不是很自信,源于两点,一点是,自己的皇位不是完全合法,是从曹魏手中夺来的,第二点是,怕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家族势力,如果任其发展,自己早晚会被像取代曹魏一样取而代之。而曹魏为何轻松地被司马氏夺取,也是因为缺少同宗势力作为屏障。所以为了保障西晋稳定,晋武帝封同宗同姓子弟为王,共计二十七个。

西晋的诸国和其他几朝的类似,也掌管军事和行政,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避免其他关系较远且势力较强的家族对自己产生威胁。

从维护自己的利益来讲,这个问题不大,可问题出在对诸王的管理上。明朝对藩王的管理是,藩王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藩地,也不能随便与其他藩王见面或书信往来。而司马炎做法与此相反,这就导致诸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勾结,产生了抱团的机会。

随着诸王日益强大,司马炎也逐渐老去,去世后由于没有正确选取继承人,导致贾后专政。谁坐天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司马皇族,大家是一家人,凭什么你是君王我是臣,这又来了一个外姓人坐天下,我们司马氏都没做的君主,凭什么你贾氏要把持朝政?

“八王之乱”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朝廷斗争,即司马昭和司马炎的班底和贾氏之间的斗争,属于内部斗争。可能是因为“吵架”在内部地方不够用,这才发展到二阶段。第二阶段比一阶段更加严重,一阶段争斗没结果,但因此朝政混乱,于是除了司马氏之外还有多股势力趁火打劫,妄想分得一杯羹

“八王之乱”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获胜”而结束,但其并非真正的获胜,因长达十六年的内乱,导致国家千疮百孔,北方匈奴不断来袭,司马越已无力控制局面,加上其为维护地位,大肆杀戮前朝老臣,使得朝政大乱,西晋已是名存实亡

“八王之乱”虽是皇族内部的争斗,但比西汉“七国之乱”影响大得多,此次藩王作乱使国家动荡不安,加速了西晋的灭亡,也开始了近三百年的动荡,使北方中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

三国曹魏打天下,司马家族夺取它。西晋建立靠贵族,为保江山设藩属。

藩国逐渐权势大,朝廷无法控制它。一朝专政为贾氏,七国奋起共诛之。

西晋政权归海王,局面稳定不再长。

八王之乱后劲大,危害动荡了天下。

明朝“靖难之役”

明朝的“靖难之役”,也是一次典型的藩王之乱。身为叔叔的燕王朱棣发动叛乱,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藩王造反。

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国之后,他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于是他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洪武二十四年,三次共分封了25位(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藩王,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这些 藩王们都拥有自己的军队,特别是北方的几位"塞王 ",已经成为了建文帝的心腹大患。在将削藩付诸实施之后,朱棣靖难成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元璋原意是要以这些藩王,来确保他亲立的皇太孙建文帝的皇位,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刚刚辞世不久,他亲立的皇太孙就因这些藩王而丢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在最初的情况下,朱棣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处于劣势。但无奈建文帝身边围着一群迂腐痴呆的书生,而建文帝又缺乏判断力,结果他们在军事上犯了一个又一个大错误。能干的朱棣抓住了这些机会,最终一举成功,登上了皇位。

清朝“三藩之乱”

清朝时的“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藩王之乱。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个汉人藩王,在康熙的逼迫下,打出了反旗,与清廷为敌。可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意气风发,开始朝着一代明主的历史定位拔足狂奔。

满清在入主中原之初,由于人心不稳、边疆未定,所以,不得不分封了一些明朝降将为王。这些藩王跟之前的藩王、藩镇一样,权力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于屈居人下,比如平西王吴三桂,于1673年11月21日举兵反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随之响应。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在反叛之初,一路势如破竹般的打到了长江边上,满清朝廷甚至一度要迁都,返回老家东北,虽历时八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但难度远远超过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这四次“藩王之乱”,有三次是由削藩引起的,有一次是由夺权引起的。可见,“瞎折腾”害死人呐。

纵观历史,无论藩王还是藩镇,他们都拥有着绝对的实力,远非山贼草寇可比,因此“削藩”也就成了历朝历代最头痛的难题。

虽然藩镇已经成为中央朝廷的心腹大患而非削不可,然而削藩不是请客吃饭,一招棋错将是满盘皆输,削藩不成反把自己给削了,就如同唐王朝和建文帝。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削藩和叛乱的过程中,都是以北方军队的获胜而告终(唐王朝属于遭到藩镇和北方异族的群殴而亡),无论是削藩的建文帝,还是搞事的吴王刘濞、吴三桂,是不是很奇怪?

为什么七王之乱很快平定,而八王之乱导致亡国?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两次亲王与中央王朝的大规模对抗:一次是汉朝七王之乱,另一次则是西晋的八王之乱。

这两次直接导致了全国大战。

因此,后世千年朝廷都不对藩王权力大规模节制。

二者虽然同为藩王作乱,但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七王之乱被很快平定,而八王之乱则是直接导致西晋亡国。

这是为何呢?

首先,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王皆死。

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因此,七王之乱反而没有使大汉亡国,反而使得大汉更深一步的加强了集权。

再来看看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

实则最后参加的不止八王,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

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

由此看来二者差距如此之大,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因便是领导者不一样,七王之乱是在汉景帝时期,而汉景帝此人十分冷血和强硬,因为本身就是晁错积极帮他削藩,但是他却为了让七王出师无名,竟然腰斩晁错,并斩其全家。

再者就是,七国进攻中央王朝时,被汉景帝亲弟弟梁王刘武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

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而汉景帝居然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如此一来就让自己的亲弟弟陷入险境。

可见其人够阴够狠。

而八王之乱的时候,领导可就不一样了。

八王之乱,最先之所以爆发,表面是因为贾南风祸乱朝廷,藩王们不满。

实际上是因为藩王们看见皇帝是一个白痴,好欺负,想取而代之。

提出的口号也是清君侧想要杀贾南风,但贾南风又是领导者,因此藩王们越打越热火。

八王之乱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同吴楚七国之乱一样,3个月就结束了,胜利属于贾南风,司马家多位藩王都被她利用了。第二阶段,是贾南风为了皇位继承人搞出来的风波,这次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给利用了,在杀死太子之后,自己也被赵王司马伦给杀死了。司马伦掌握朝政大权之后,就把从孙子皇帝司马衷给废了,自己当起了皇帝。但是其他的藩王们不答应,于是最终战败被赐死。又开始了一轮权力争夺大战,这次耗时7年之久。

再者就是带兵将领。

汉景帝时期平定七王之乱时期将领是周亚夫这等名将,而周亚夫此人堪比白起。

而八王之乱的背景是司马氏刚刚篡权不久,处于人才凋零的状况,加上忠于曹魏的名将们被司马氏屠杀殆尽。

而司马氏自身又无良将,故此缺乏良将,导致战争很难结束。

其三,便是准备不一样。

平定七王之乱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削藩,因此中央王朝准备已久,包括兵马、钱财、粮草军械等。

而平定八王之乱纯粹就是藩王的作乱。

藩王此时准备已久,但是中央王朝根本毫不知情,加上朝政昏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又怎会是藩王们的对手?

因此,七国之乱最终平定,汉朝实力大增。

八王之乱所导致的混战,导致西晋朝廷内耗过度,造成政治体制瓦解,已经无法控制全国,大量有野心的人趁势而起,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自立为帝,最终导致西晋灭亡,只有司马睿带人占据长江以南,苟延残喘地建立了东晋

西晋八王之乱与西汉七国之乱同样都是藩王们想自己当皇帝起兵夺权,西汉之所以能够建立强大的汉帝国,这与皇位继承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汉景帝到汉宣帝,都是有名的有为之君,汉武帝、汉宣帝更是千古明君。而西晋从开国皇帝司马炎开始,尤其是司马炎在位后期,骄奢淫逸、怠慢朝政,朝廷已经开始乱了。加上在继承人选择上犯了更大的错误,选个傻子当太子,还选了一个又丑有狠毒的儿媳妇;这让虎视眈眈的藩王们没有想法才怪,最终只有51年西晋被打的支离破碎,直至灭亡。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永流传?

1、靖难之役:朱棣永流传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定先易后难之策,从势力较小的藩王下手,再集中力量对付势力较大的藩王。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殊不知这样打草惊蛇,引起了燕王和宁王的防备,当然建文帝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准备铲除朱棣,于是燕王联合诸王反,而燕王所打旗号恰是汉初七国之乱的“清君侧”,也是朱元璋所规定的祖制,即诸王有移文朝廷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靖难”之权(明太祖为避免权臣擅政而制定)。双方展开战争,打了四年,燕王朱棣打败建文帝,夺权成功,即皇帝位,为永乐帝。此次夺权在历史上甚为出名,影响颇大。明朝的三次藩王作乱中,只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从此皇帝落入朱棣一脉手中。

2、朱高煦叛乱:最作死的皇叔

由于朱高煦叛乱没有成功,所以不能叫役,只能是叛乱了,燕王靖难,燕王带兵时,高煦经常随军左右,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战役中立有大功,为燕王所倚重,燕王曾与其说:世子(即朱高炽)多病,你好好干。这句话令高煦心动。高煦自恃有功,周围也有一帮人为其出谋划策,几次阴谋离间燕王与世子关系。但是,世子朱高炽非等闲之辈,燕王出征,令其留守监国,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燕王无后顾之忧。朱棣即位后,一些大臣鼓动成祖改立太子,成祖亦曾动心,但考虑到世子乃朱元璋所立,一旦改立,势必惊动朝野;另外也违背嫡长子继承制;还有就是建文元年出生的朱高炽儿子朱瞻基极为成祖所喜爱,生前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传之祖孙,永世其昌”,出生后,成祖见孙子“儿英气溢面,符吾梦也”。而高煦虽有军功,但过失亦多。太子遂定朱高炽。其后,高煦屡不就国,多次改封,最后封于山东乐安州。永乐二十二年,成祖病崩于北征途中榆木川,皇太子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仁宗当了10个月皇帝,于洪熙元年5月病崩,,太孙朱瞻基即位,改明年年号为宣德。

话说高煦在乐安州,闻成祖崩,即已蠢蠢欲动,但当时没有下手机会,10个月后,仁宗又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奔丧,即阴谋从路上伏击,因仓促而未能得逞。宣宗对高煦如同其父对高煦,仁到义到,但高煦仍没收敛,于宣德元年8月起兵反叛,一如其父故技,打“靖难”之名。宣宗召群臣应对,有提议派阳武侯薛禄前往征讨,而大臣杨荣则主张宣宗亲征,夏元吉也表示赞同,宣宗定夺,率三大营五军将士亲征高煦。宣宗一面派人到乐安城宣诏,晓以利害,令其投降;一面大军直抵乐安城下,重重围困。高煦被迫出城向宣宗请罪。高煦之乱遂平。宣宗对待皇叔很好,没有杀他,但是朱高煦还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在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竟然使用扫堂腿把朱瞻基绊倒,朱瞻基便命人把大缸扣在朱高煦头上,你说这个时候了朱高煦该消停了,他不,他举着缸到处跑,朱瞻基忍无可忍,最后用火烧死了朱高煦。

3、宸濠之乱:成就未带过兵的王守仁

说起宸濠之乱,可能很少人知道,但是说起 宁王,想必很多人知道,《唐伯虎点秋香》曾提到过宁王作乱,说的就是他,宁王作乱,其实命里该有一次,当初燕王造反时,联合宁王,曾经许诺宁王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结果等来的却是内迁到南昌,或许宁王的后代也是想折腾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到半壁江山。正德十四年,武帝朱厚照西巡归来后,又欲下江南,并周游天下,为了谏阻南巡,惹起一场朝臣大请愿。于是,怀有野心的宁王朱宸濠借口武宗荒淫无道,是年六月十四日兴兵,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七月初,又以其部将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闻变,举兵勤王,会齐各地军兵,于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朱宸濠闻讯,回救南昌,二十四日与王守仁军相遇于南昌东北的黄家渡,叛军败退八字垴。二十六日 ,明军以火攻,宸濠大败 ,将士焚溺而死者3万余人 ,宸濠与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 。后来还上演了明武宗要亲自捉拿宁王,但是因故作罢。纵观明朝的三次作乱,只有燕王成功,成为永流传的皇帝,后面两次作乱都影响不大,这也是历代皇帝削藩的结果。第三次之所以动静不小,反映了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国力中衰,一旦内忧外患,君主出现过失,往往有突发事件发生,有一定的偶发性;而王守仁力挽狂澜的出色表现,也反映明朝前期养士的遗泽犹在,虽历险境,国仍粗安。

哪些朝代没有发生过藩王之乱?



众所周知,藩王之乱一直是封建王朝内乱的根源之一,比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等。不过,随着王朝制度的完善,藩王的问题在唐朝以后就少了很多,比如下面这个朝代就没发生过藩王之乱。

第一个、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汉朝,国祚最长的封建王朝,两宋长达三百一十九年。宋朝农民起义虽多,却没发生过藩王造反的情况。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宋朝的制度没给藩王造反的条件。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建国之后,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采取了收地方精兵充实禁军的政策。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把这个政策发挥到极致,造成了宋朝百年强干弱枝的局面。还有,宋朝的藩王没有封地,没有兵权,而且不是世袭的,想造反比登天还难。

除了宋朝,秦朝也没有藩王之乱,但是秦朝根本不存在藩王的问题。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在位时没分封藩王,秦二世篡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几乎把秦朝宗室都杀光了,所以不算在内。

还有,清朝除了康熙初期,发生过以吴三桂为首的异姓三藩之乱,从来没发生过宗室亲王造反。清朝的统治者,吸取了汉唐明等朝代的教训,把亲王皇子都留在了京师,没有给他们兵权(除了清初多尔衮等人,还有康熙第十四子外),从而杜绝了藩王的问题。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所提供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 如资源下载链接侵犯到版权方,请发送邮件到o2k@qq.com,站长核实后会第一时间移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桂ICP备17006911号-1|历史的天空

GMT+8, 2024-12-23 11:20 , Processed in 0.1820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