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清朝皇后(Empress of Qing Dynasty)是指清朝(包括后金)追尊皇后、册立皇后以及清朝废后。此外,还包含出尊封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一、清肇祖原皇帝皇后:原皇后(?-?),清肇祖爱新觉罗·孟特穆妻。事迹不详。(顺治五年追尊) 二、清兴祖直皇帝皇后:直皇后(?-?),清兴祖爱新觉罗·福满妻。事迹不详。(顺治五年追尊) 三、清景祖翼皇帝皇后:翼皇后(?- ?),清景祖爱新觉罗·觉昌安妻。事迹不详。(顺治五年追尊) 四、清显祖宣皇帝皇后:宣皇后喜塔腊氏(?-1569),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的妻,努尔哈赤母亲。(顺治五年追尊) 五、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皇后: 1.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1575年-160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母亲。(天聪十年追尊) 2.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英亲王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母亲(顺治七年追尊,后追废) 六、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崇德)皇后: 1.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代首位生前由丈夫亲自册立的皇后,首位母后皇太后,同时也是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 2.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顺治帝生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康熙帝祖母,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追尊) 七、清成宗义皇帝多尔衮皇后(追废,追夺称号): 义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1610年-1649年)多尔衮的元配大福晋。蒙古科尔沁部落出身,孝庄文皇后的从姐 八、清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皇后: 1.世祖废后 博尔济吉特·孟古青(生卒年不详),清世祖顺治帝结发妻、废后,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清朝首位正式册封但被废的皇后,后被降为静妃(被废) 2.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孙,世祖废后侄女,清世祖顺治帝继皇后,康熙帝嫡母,有清一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 3.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一说佟氏),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追尊) 4.孝献皇后 (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顺治帝妃嫔,深受顺治帝宠爱,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清代第一位皇贵妃,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九、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康熙)皇后: 1.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原配结发妻子,辅政大臣文忠公索尼孙女,皇太子胤礽生母。 2.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清朝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同时也是坤宁宫的最后一位主人。清代首位钮祜禄氏皇后。 3.孝懿仁皇后(?-1689年8月24日),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一位贵妃,唯一亲封的皇贵妃,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的嫡亲表妹,清代第二位佟佳氏皇后。 4.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满洲正黄旗人,包衣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清代唯一一位乌雅氏皇后。(追尊) 十、清世宗宪皇帝胤禛(雍正)皇后: 1.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乌拉那拉氏,雍正帝的原配结发妻子,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之女。 2.孝圣宪皇后(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乾隆帝生母,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孝圣宪皇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追尊) 十一、清高宗纯皇帝弘历(乾隆)皇后: 1.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的原配结发妻子,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傅恒的姐姐。姿容窈窕,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是乾隆帝一生最为钟爱的人,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2.纯帝继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那拉氏(一说为辉发那拉氏,一说为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三十年随驾南巡;《上谕档》记载(乾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乾隆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并下令捣毁其全部画像。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仅保留皇后名号,清朝唯一一位没有谥号的皇后) 3.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原姓魏氏,后抬旗,改姓魏佳氏),嘉庆帝生母,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亲自追封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追封) 十二、清仁宗睿皇帝颙琰(嘉庆)皇后: 1.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嘉庆帝的原配结发妻子,道光帝生母,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清代唯一一位喜塔腊氏皇后。 2.孝和睿皇后(1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 ,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帝第二任皇后,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礼部尚书、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 十三、清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皇后: 1.孝穆成皇后(1781年-1808年2月17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的原配结发妻子,一等公、户部尚书、赠三等公布彦嗒赉之女。圣祖孝昭仁皇后曾侄孙女,清代第一位由嫡福晋追封的皇后。嘉庆元年(1796年),立为嫡福晋。嘉庆十三年逝世,嘉庆二十五年绵宁即位,追谥发妻为孝穆皇后。(追封) 2.孝慎成皇后(1792年7月5日-1833年6月16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孝懿仁皇后玄侄孙女,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 3.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咸丰帝生母,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死后其子奕詝(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也因为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4.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即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咸丰帝即位之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太后礼遇奉养,咸丰五年,咸丰帝念其养育之恩,晋尊为康慈皇太后。(追尊) 十四、清文宗显皇帝奕詝(咸丰)皇后: 1.孝德显皇后(1831年-1850年1月24日),萨克达氏,咸丰帝的原配结发妻子,原满洲镶蓝旗人,后抬至镶黄旗,清朝第二位由嫡福晋追封的皇后。道光二十七年,道光帝指婚给皇四子奕詝。道光二十八年道光帝册萨克达氏为嫡福晋。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乙亥日,1850年1月24日)崩。咸丰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德皇后。(追封) 2.孝贞显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即慈安太后,后于慈禧太后两宫并尊。 3.孝钦显皇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追尊) 十五、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清穆宗同治帝皇后,蒙古正蓝旗人(后因封后而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侄女。清代唯一一位阿鲁特氏皇后。同治十三年穆宗驾崩,同年十二月德宗光绪帝即位,尊其为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寅时崩于储秀宫,年二十二岁。 十六、清德宗景皇帝载湉(光绪)皇后: 孝定景皇后(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即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 十七、清宣统帝溥仪皇后(清帝退位后所封,原则上不算正式册封): 宣统帝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 | 君主 | 追尊皇后 | 姓氏 | 谥号 | 追尊时间 | 备注 | 肇祖原皇帝 | 原皇后 | 姓不详 名尼堪婆 | 原皇后 | 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 | | 兴祖直皇帝 | 直皇后 | 喜塔腊氏 | 直皇后 | 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 | 正室 | 景祖翼皇帝 | 翼皇后 | | 翼皇后 | 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 | | 显祖宣皇帝 | 宣皇后 | 喜塔腊氏 名额穆齐 | 宣皇后 | 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 | | 太祖高皇帝 | 孝慈高皇后 | 叶赫那拉氏 名孟古哲哲 | 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显庆承天辅圣高皇后 | 崇德元年(1636年)追尊 | 继室,太宗文皇帝生母 | 孝烈武皇后 | 乌喇那拉氏 名阿巴亥 | 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 顺治七年(1650年)追尊 顺治八年(1651年)追夺 | 继室,成宗义皇帝生母,被迫为太祖殉葬,追尊,后被世祖剥夺 | 太宗文皇帝 | 孝庄文皇后 | 博尔济吉特氏 名布木布泰 |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追尊 | 世祖章皇帝生母,孝端文皇后侄女 | 成宗义皇帝 | 敬孝义皇后 | 博尔济吉特氏 名巴特玛 | 敬孝忠恭静简慈惠助德佐道义皇后 | 顺治七年(1650年)追尊 顺治八年(1651年)追夺 | 成宗义皇帝元妃,蒙军旗,追尊,后剥夺 | 世祖章皇帝 | 孝康章皇后 | 佟佳氏 | 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 顺治十八年(1661年)追尊 | 圣祖仁皇帝生母,孝懿仁皇后姑母兼婆婆 | 孝献皇后 | 董鄂氏 |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 顺治十七年(1660年)追尊 | 追封,不系帝谥 | 圣祖仁皇帝 | 孝恭仁皇后 | 乌雅氏 名玛琭 | 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 雍正元年(1723年)追尊 | 世宗宪皇帝生母 | 世宗宪皇帝 | 孝圣宪皇后 | 钮祜禄氏 | 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追尊 | 高宗纯皇帝生母 | 高宗纯皇帝 | 孝仪纯皇后 | 魏佳氏 | 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 乾隆六十年(1785年)追赠 | 仁宗睿皇帝生母 | 宣宗成皇帝 | 孝穆成皇后 | 钮祜禄氏 | 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追封 | 智亲王嫡福晋 | 孝静成皇后 | 博尔济吉特氏 | 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 咸丰五年(1855年)追尊 | 文宗显皇帝养母,恭忠亲王奕訢生母 | 文宗显皇帝 | 孝德显皇后 | 萨克达氏 | 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 道光三十年(1850年)追尊 | 元配嫡福晋 | 孝钦显皇后 | 叶赫那拉氏 名杏贞 |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 宣统元年(1909年)追尊 | 穆宗毅皇帝生母,德宗景皇帝养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皇太后 |
| 君主 | 皇后 | 姓氏 | 谥号 | 备注 | 世祖章皇帝 | 世祖废后 | 博尔济吉特氏 | | 元后,蒙军旗,孝庄文皇后侄女,降为静妃 | 孝惠章皇后 | 博尔济吉特氏 名阿拉坦琪琪格 | 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 继室,蒙军旗,孝庄文皇后侄孙女 | 圣祖仁皇帝 | 孝诚仁皇后 | 赫舍里氏 | 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 元后,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生母 | 孝昭仁皇后 | 钮祜禄氏 | 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 继室,清太宗元妃侄女 | 孝懿仁皇后 | 佟佳氏 | 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 继室,世宗宪皇帝养母,孝康章皇后侄女 | 世宗宪皇帝 | 孝敬宪皇后 | 乌喇那拉氏 或名多棋木里 | 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 元后 | 高宗纯皇帝 | 孝贤纯皇后 | 富察氏 | 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 元后,端慧皇太子永琏生母 | 纯帝继皇后 | 那拉氏 | | 继室,死前仅保留皇后名号,死后按皇贵妃礼下葬 | 仁宗睿皇帝 | 孝淑睿皇后 | 喜塔腊氏 | 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 元后,宣宗成皇帝生母 | 孝和睿皇后 | 钮祜禄氏 | 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 继室 | 宣宗成皇帝 | 孝慎成皇后 | 佟佳氏 | 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 继室 | 孝全成皇后 | 钮祜禄氏 | 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 | 继室,文宗显皇帝生母 | 文宗显皇帝 | 孝贞显皇后 | 钮祜禄氏 | 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 继室,德宗景皇帝养母 | 穆宗毅皇帝 | 孝哲毅皇后 | 阿鲁特氏 | 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 元后,孝贞显皇后姑表外甥女 | 德宗景皇帝 | 孝定景皇后 | 叶赫那拉氏 名静芬 | 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 元后,孝钦显皇后侄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后 | | 君主 | 皇后 | 姓氏 | 谥号 | 备注 | 太祖高皇帝 | 孝烈武皇后 | 乌拉那拉氏 阿巴亥 | 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 追封为皇后,后又被顺治皇帝废黜 | 世祖章皇帝 | 世祖废后 | 博尔济吉特氏 孟古青 | | 顺治十年(1653年)被废 |
清朝未受封者 并不是每个皇帝的正妻都会被封为皇后,通常由于各种原因(休弃、降位、政局动荡等)没能被封为皇后,而是获得了较低的封号,甚至没有获得任何名号。同理,也不是每个皇帝的生母都被封为皇后(过继、嫡庶之分、政局动荡等)。 清显祖继妃哈达那拉·恳哲:对继子努尔哈赤及其兄弟很刻薄 清太祖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太宗为抬高生母地位,未追尊嫡母为皇后 清太祖继妃富察·衮代:因罪被杀,无封 清太宗元妃钮祜禄氏:早逝,无封 清太宗继妃乌拉那拉氏:因见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嫡出小叔子阿济格不下轿,遭到清太宗皇太极的休弃 清宣宗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光绪帝祖母,清逊帝曾祖母 清德宗生母皇帝本生妣叶赫那拉·婉贞:醇贤亲王奕譞福晋,孝钦显皇后妹 清逊帝祖母侧福晋刘佳·翠妍:醇贤亲王奕譞侧福晋,末代醇亲王载沣之母 清逊帝生母苏完瓜尔佳·幼兰:醇亲王载沣福晋,服毒自杀 清逊帝元后郭布罗·婉容:逊帝溥仪的妻子,中国的末代皇后 “成也女人,败也女人”,清朝近300年的江山成败就在此二人 在古代,一名女子成亲之后,做好相夫教子的工作就好了。可是偏偏是嫁到皇宫中的女人,经常忘了自己本分,参与到了政治权力的夺取中。清朝有这样两位太后,一位成就了清朝的基业,另一位却将清朝的江山毁掉了。 辅佐儿孙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大帝的祖母。不仅是慈母,更是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也是孝庄文皇后,皇太极的庄妃,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是清朝初期的接触的女政治家。虽说是政治家,但是他守好自己的本分,并没有参与朝廷听政什么,只是退居幕后,将自己的一生所学,所见,所想教给自己的下一代。 孝庄太后13岁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他的侧福晋。当皇太极成为皇帝后,她被封为庄妃,为皇太极生下了三女一男,而这个男孩,就是顺治帝。 皇太极死后,清朝政权比较混乱,顺治帝即位,为了保护培养顺治帝,孝庄文在幕后一方面要消除南明的势力,一方面要稳住多尔衮的权力,也有人说,孝庄文皇后另外下嫁,就是为了稳住多尔衮。多尔衮未爬上皇位,后来去世了。顺治帝也长大了,开始亲政,可惜,顺治帝在24岁的时候就驾崩了,关键时刻,孝庄太后教导辅佐顺治帝的儿子康熙,并任用四位辅政大臣,利用宗室亲王的关系进行互相牵制,从而稳定了朝政。 孝庄太后并未因皇帝还小而抢了皇帝的权力,她的这一做法,康熙长大之后对其十分尊敬,在孝庄太后病危的时候,康熙帝日夜照顾,亲自喂药。 如果没有孝庄太后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话,清朝的基业可能不复存在。 嗜权如命慈禧太后 即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当然,另一位太后虽然也有政治上的杰出表现,但是她将皇权紧握在自己手中,朝堂上垂帘听政,无论是对自己的儿子同治帝,还是侄子光绪帝,她视权力为生命,将两个皇帝作为傀儡。慈禧还将光绪帝囚禁,把所有权力都拿捏在自己手中,可以说是她做了实际上的皇帝。慈禧直接干预政治,导致国事日渐衰落,列强侵华,她签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导致最后清朝的彻底毁灭。 这两位太后,同样经历两代皇帝,但是对皇帝的照顾和培养,对政治上权力的态度,相差太大。不说别的,就从两位太后的所作所为对清朝来说,一个是贡献,一个是抢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