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传国玉玺是中国王朝皇位正统的象征,得到它象征着你“受命于天”。其中原因,除了秦始皇国玺本物的超凡价值之外,还与玉崇拜、“符命”说、“谶纬”说等思想及文化背景有关。当然,人心作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是层累的历史,传国玉玺,也是各种传说叠加的
中国古史浩浩汤汤(意思是浩浩荡荡,指水势浩大的样子),其间改朝换代,相貌、姓氏各异的“真龙天子”纷纷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幕幕政治活剧,每逢新朝当立,新天子总免不了一番除旧布新,无论袍服、冠冕、正色、礼制等等等等,全部予以“维新”,但惟有一样东西,几乎历代皇帝都渴望从前朝旧君那里得到。 这样东西,就是传国宝玺——方寸之物——源自秦始皇传国玉玺,为何成为历代追捧争夺的神物? 几千年来多少神秘莫测的传说萦绕着它,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这块“玉玺”的描写,更是使它深入人心。
以至于两千多年后的1924年11月,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清逊帝溥仪被迫迁出故宫时,警察总监张璧等人还没忘了向宣统追索这块“宝玺”,时人曾谓之“张璧逼宫”。 中国古代不乏国之重宝的器物。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权力的象征,始于秦始皇。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其中,秦始皇玉玺算是个奇葩,成为历代皇帝及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神物,也是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 这也导致它身价高涨,身世坎坷,受到历代疯狂追捧、争夺,直至民国时期。 一路伴随它的,是阴谋诡计,刀光剑影,大军征伐。 甚至一些人模拟私制,使得赝品层出不穷。 出现这种现象,既有时代背景的客观条件,也有人为地推波助澜因素。 “传国玉玺”是什么样子的?它从何而来,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 和氏之玉及秦始皇“传国玺”的面世 印信,起源于古代铸造青铜器时在上面铸印图案和徽记所用的“印模”。 “印者,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印信逐渐成为身份凭信和权力象征,在政治、商贸领域被大量应用。 先秦时期,印信的材质有泥土、木、青铜、玉、金、银、铜、犀、象等。 它们的称呼及写法也因材料而异。例如以泥土为材的为“”,金属材料的为“鉨”、以玉为材料的为“玺”。由此也可见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美石即玉是山川的精华,是上天恩赐的宝物。因而出现了玉崇拜,玉成为权位和财富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镇国之宝。 《战国策》:"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石,“和璞”即和氏之玉。 《史记》等史料中记载了和氏献玉、完璧归赵等曲折、感人的故事。
话说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见凤凰牺落青石上,根据“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古训,卞和相信那块青石中蕴含着稀世美玉,于是他将此璞晋献楚厉王,厉王让玉工前来辨认,玉工说是石块。厉王一怒,刖卞和左足,数年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璞,武王又传玉工识别,结果还是石块,武王一怒,又刖去卞和右足,从此卞和再也无法行走,每日抱璞痛哭于荆山脚下,泪尽血出,双目失明,适逢楚文主即位,闻听此事,命玉工取璞剖视,果得宝玉,命精工雕琢成璧,称“和氏璧”。 那时“和氏璧”还仅仅是一件贵族府内的奢侈工艺品,但也显示出了非凡的诱惑力。“和氏璧”献身顽石大约400年后,楚国败赵击魏,为奖励功臣相国昭阳,楚威王将“和氏璧”赏赐给昭阳。昭阳视为至宝,常与公卿共赏,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间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内有丈许大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相观看,及至散席,和氏璧不强而飞。怀疑是必然的,当时昭阳的门客之中,有一人最为贫苦,嫌疑也就最大,众人共执此人,“掠笞数百”,也没能查出和氏璧的下落,这个无辜蒙冤的人,就是后来连横诸侯,大破合纵的著名纵横家——张仪。“窃案”,至今没有告破。 和氏璧再次出现是在五十多年后,赵国中书舍人(就是宦官)缪贤在偶然的机会以500金购得了和氏璧。赵惠文王闻知,将此璧“收归国有”,从此和氏璧改姓了“赵”。后面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就是那个虎狼之秦国的秦昭襄王得知这个消息,虚情假意地说要用十五连城换璧,赵王无奈,派蔺相如怀璧使秦,蔺相如不辱使命,终于“完璧归赵“,传为美谈。
沧海桑田,六十余年后,吞灭六国的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借用三皇五帝之名称“始皇帝”,皇帝宝玺自然要选用天下无双的材料,秦始皇遂命人将和氏璧琢成宝玺,玺文由丞相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始皇希望此玺能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由此这块宝玺又被称为“传国宝玺”。至此和氏璧改头换面,成为了传国宝玺。 在秦始皇死去不久,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亭长出身的刘邦兵取咸阳,秦王子婴“素服请降”,献始皇宝玺,秦朝宣告灭亡。等到刘邦垓下灭楚,建汉称帝,便将此宝玺“服之,代代相受”,号之为“汉传国玺”。 和氏之玉是块罕见的美玉,加之凝结了忠信仁义等道德意义,成为天下共知的珍宝。 秦灭赵,和氏之玉落入秦国。 李斯《谏逐客书》中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指当时的两件珍宝:“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玉”。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之后,自称为始皇帝,规定帝、后的印章称为“玺”,并且以玉为材质;其他的官印、私印只能称为“印”。 《续新解》云:“玺,黄罗伞下,盖皇帝”。意即皇帝在黄罗伞下统治天下,风雨无阻。 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制作皇帝之玺。 李斯以鱼鸟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凭。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国运永久昌盛。 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之玉精研细磨,雕琢为玺,并将这八个字刻在玉玺上,成为秦始皇独有之印章。 秦始皇将玉作为权力标志的思想观念发展到了极至,独霸以玉治印的权力。 和氏之玉就此而毁,传国玉玺出世。 秦始皇的玉玺传至三世子婴时,秦朝已是摇摇欲坠。刘邦攻破秦都咸阳,子婴被迫献上玉玺,秦亡。 这个“传国玺”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在汉朝继续代代相传。 从此,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即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凭证。秦始皇“传国玺”受到历代的疯狂追捧。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最被关注的,当然是传国御玺,它是皇权的象征。因为他们都以持有传国玉玺自豪,认为只有拿到传国玉玺,才算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因此传国玉玺在历代战火里,都被君主们抢的死去活来。随着岁月的变迁,传国玉玺几经流连,忽隐忽现,如今因此成为一个传说,不知道沦落去哪里了。 根据《后汉书·徐璆传》记载,当年秦始皇征服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令工匠大师取蓝田山脉的上等美玉锻造成玉玺,上刻龙凤鸟鱼纹理。 当朝大丞相还亲自写了8个大篆书字体,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成之后,昭告天下,此物为传国玺,赋予了超强的权力跟象征意义。 自秦朝的这枚玉玺造成后,就成为天子只重要的信物,而秦始皇为了彰显传国玺的霸气跟重要性,还专门下令少傅开设一个负责管理印章制度的官职,称为符节令丞。 而古人卫宏写的《汉书议》也描述过,秦朝之前百姓们都习惯佩授,通过会采用白银、黄金、青铜以及犀、象等铸造方寸形的玺,以此来代替信物。 后来,秦始皇时期,唯独只有皇帝能称玺,其玺由美玉雕刻而成,因此百官从此都不敢用玉石来造玺,以便冒犯了圣上。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的下落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中国人,虽然它只是一块小小的玉石方印,但是它的价值无疑是无可估量的。这样一件国宝级文物,它的价值并不在于玉石本身,凭借我们现代技术一定能够制造出比传国玉玺还要精妙的仿照品,但是失去了历史价值和内涵,它的价格在天秤就会显示的清清楚楚。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以和氏璧剖为传国御玺,命丞相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作鸟虫篆文,印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种说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我是天子,代天管理人间,你既然授予了我无上权威,就得保我永享江山,国运永远昌盛不衰。 从此之后这个就是皇帝正统地位的保证了。开始往下传了。而所有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认这个为正统。不过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如果这段历史为真,那么前219年的时候已经掉在湖里了,后面的那个可能是秦始皇重做的一个。此时的玉玺真的还没太大历史价值。 “传国玺”受到历代疯狂追捧争夺 关于传国玉玺的传承,从《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我们发现当初嬴政在快驾崩的时候,立下遗嘱把传国玺传给了儿子扶苏,因此扶苏是传国玉玺的第二代拥有者。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刘邦成势后,在项羽之前抢先进入秦朝国都咸阳,并且很快控制了那里,此时的秦朝后帝子婴求助无望,逐带着传国玺前来投降刘邦。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 “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因此传国玉玺在经历秦朝数代皇帝传承之后,最终落入了刘邦手中,这正是这一刻象征了秦朝的灭亡。 之后,刘邦手持“传国玉玺”号令天下,成为名正言顺的天子,并且建立了大汉王朝。 汉朝兴衰数百年之后,到了西汉末期,思想前卫的王莽跳出来预谋夺位,其首先打得就是传国玺的主意,因为只有得到传国玉玺才能获得天下人的认同,才承认他这个新皇帝。 当时汉室小皇帝孺子刘婴年仅2岁,宝贵的传国玉玺交由汉孝太后负责掌管,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巧的是这孝元皇太后王政君是王莽的姑母。 为此王莽就利用这层关系,叫他堂弟安阳侯王舜直往太后寝宫,劝说汉孝太后把传国玉玺交出来,太后不愿意。被太后怒斥为“不复顾恩义、狗猪不食其余”。
传国玺在西汉皇室手中传了将近两百年,最后落到了外戚王莽手中,因为王莽当时正计划篡夺帝位。建立大新王朝,他派弟弟王舜到当时握有传国宝玺的自己的姑母汉孝元太后那里索玺.孝元太后气愤异常,怒斥道:“尔属父子宗室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顾恩义,如此者,猪狗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 这块宝玉经这么一摔,崩落一角,后王莽让人用黄金镶朴,却不能天衣无缝,从此至宝有瑕,因此又多了个名字“金镶玉玺”。
王舜开始逼宫,因此老太后一怒,就把传国玺狠狠的摔在了地板上,故此导致传国玺摔破了一个角。 事后,王莽夺得该玉玺后,心痛其破损,就命工匠用黄金把缺角修补完整,因此传国玉玺从此留下了一个黄金补角,这也就是金镶玉的由来。 王莽如愿以偿建立新的朝代——新朝,可是维持不了多久,一世而亡。
王莽败亡时,起义军攻破长安城,校尉王宪取得御玺之后,便住在长乐宫,占用王莽的妃嫔、车辇、衣服和器物,打算自立为帝。 不久,王宪即被刘玄部队所杀,刘玄获得玉玺,在长安称帝。 大新王朝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汉室宗亲纷纷挥戈征伐。“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宝玺遂归更始帝刘玄,刘玄多谋少断。 赤眉军攻入长安,获得玉玺,便立刘盆子为帝。 不久,玉玺被汉室宗亲光武帝刘秀所得,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 之后一直风平浪静,直到东汉末期,群雄逐鹿中原,刘关张曹操跟豪杰组建盟军对董卓讨伐,盟军又推举了袁绍当盟主,之后袁绍抢先杀入皇宫,把一大批太监乱臣贼子给斩首,吓得人心惶惶,传国玺也在此刻被众豪杰虎视眈眈。 不久后董卓趁机找借口入主朝廷,挟天子令诸侯,东吴孙坚一举攻破洛阳,很快就命士兵去翻找传国玺。 在经过一番查找讯问之后,最终在皇宫南面的甄宫的水井里发现了一具宫女遗体,把其打捞上来后,见宫女脖子下挂着一个深红色小木盒,打开后就看到了传国玉玺。
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将传国玺留在宫内,待到返回后,传国玉玺已经不知所终。宦官之乱刚刚平息,董卓又把持朝纲,残暴专横,导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其中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一口井中打捞起一具宫女尸体,其颈下挎一锦囊,内盛锦匣一具,打开锦匣,其内竟是失踪多日的传国宝玺。
此象征真命天子的圣物显世后,立马遭到三国各路势力人马的疯狂抢夺,孙坚获得此玉玺后,认为自己有当天子之命,所以更加的自信心爆棚。 想要独吞天下,可惜他没这种命,很快就英年早逝了。 袁术败亡时,徐璆趁机取得“传国玺”,到许昌献给被曹操挟持的汉献帝。 司徒赵温问徐璆:“君遭大难,还能保存此物吗?” 徐璆则大义凛然地回答:“苏武当年被图于匈奴而不失节,更何况此方寸之玺呢?”
最后回到《三国演义》中,孙坚得此玺后大喜,藏匿此玺,最终落得个万箭攒身,从此袁术、袁绍、曹操等人相互争夺,孙策则靠这块玉玺借了三千人马,最终打出了江东一片基业。围绕着这颗传国宝玺,多少精彩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三国鼎立,此玺为魏所得,三国归晋,玺传晋。
后来汉献帝被迫“禅位”,献上“传国玺”,曹丕建魏;到曹奂时,被迫“禅位”,献上“传国玺”,司马炎建立晋朝。因此传国玺就落入了晋朝皇帝的手中。 之后传国玉玺就开始了一连串各种易主命运,先是从西晋晚期,各野心大人物对玉玺互相抢夺,流入东晋。 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国玺”的换手率更加频繁。 “永嘉之乱”时,后汉派兵攻入洛阳,俘掳晋怀帝和羊皇后,得国玺。 之后,“传国玺”在刘曜、石勒、冉闵、东晋穆帝、刘裕以及齐、梁、陈政权国主手中辗转。 然后经过五代十国,齐、宋、梁、陈的纷乱争抢。 隋朝一统华夏,国玺流落隋朝皇帝手里,隋亡,萧后携隋炀帝之孙杨政道,带上国玺投奔漠北突厥。 接着唐朝建立,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后与杨政道返归中原,国玺归于唐朝。传国玺成为李世民皇族子孙的手中宝。 直到武则天号令天下,她觉得玺跟死字是谐音字(注古代讲的不是普通话,而是类似粤语的古语),听着不吉祥,于是就下令把传国玺成为“传国宝”,因此唐朝自武则天之后,一直叫这个名字。 唐末, 朱温废唐哀帝,夺国玺,国号为梁。 李存勖灭梁,夺国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后来,石敬瑭引契丹军攻洛阳,末帝李从珂与皇族集体自焚,国玺从此失踪。 唐朝晚期,末期皇帝李从坷万念俱灰,沮丧之下就抱着传国宝跑到玄武楼上放火自杀了,经这场大火之后,传国玉玺就从此消失在人世间。 后有人觉得,传国玺是陪伴着李从坷一起烧毁了,之后出现的所谓传国玉玺都是赝品。 “靖康之难”时,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宝玺,被金兵掳去。 朱元璋建立大明,元廷奔回漠北。朱元璋先后派徐达、李文忠二次远征,追剿残元势力,俘虏元后妃和诸王,但未得到“传国玺”。 蒙古帝国第35任大汗林丹汗时,一位牧羊人在漠北地下无意间挖掘出“传国玺”,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 久怀恢复祖业之志的林丹汗闻讯后,即率二十万大军攻伐,经过一场血战,夺得玉玺。 后金皇太极派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于是皇太极正式改国号为“清”。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追索“传国玺”,可惜未得。 另外还有一说是,传国玉玺在嬴政时期就已经弄丢了,称是有一天,秦始皇乘龙舟游洞庭湖,突然狂风大作,下起暴风雨,看见龙舟快要被揭翻,秦始皇就急忙把传国玉玺丢入了洞庭湖中,因此才镇压住这些暴风雨,换回了性命。 事后,秦始皇只能重新下令铸造了第二个“传国玉玺”,因此最早的传国玉玺也有可能真的沉埋在洞庭湖底。 王莽败后,汉光武帝刘秀辗转得之,其后才有三国孙坚入洛阳而于井中得此传国御玺之事。 《三国演义》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回目,长沙太守孙坚率军先攻入洛阳,从井中宫女尸体锦囊中找到传国御玺,即准备返兵回乡做皇帝梦,但为袁术、袁绍兄弟侦破拦截,逼他交出传国御玺,是一段曲折离奇的演义故事,但其实史有详记,并非全是虚构。更早的故事,则可追溯到春秋时代楚国卞和献荆山玉于楚厉王,被刖左足;又献璞于楚武王,仍被指为石,又被刖右足,直到楚文王时才真正认识到所献为绝世美玉,遂命名为“和氏璧”。据说秦王得知赵国得“和氏璧”,意欲豪夺之,口称愿以十五座城池换之,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的掌故,是人人皆知的。 之后传到更始帝刘玄,然后到了刘秀手里,到东汉最后皇帝汉献帝的时候被迫禅让给曹丕,然后传到曹魏了。东汉末年孙坚就是因为传国玉玺才丧命的。曹魏禅让给司马炎,玉玺到西晋。不过西晋是被北方的匈奴灭亡的,传国玉玺没有传到东晋,而是在北方,到了后赵石勒的手里。他加了四个字“天命石氏”,之后的玉玺一直在北方流传。到了冉魏的手里时,求救东晋,被东晋骗走了玉玺。彻底回到东晋手里了,这些东晋觉得自己彻底的是正统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争夺御玺而处心积虑大起兵戈之事多见。如东晋司马氏、西燕慕容氏,姚秦诸朝皆有自刻御玺之举。之后东晋灭亡南朝的宋齐梁陈一直传下去。隋朝灭陈的时候,玉玺在隋朝。不过隋朝灭亡的时候玉玺被萧皇后带到突厥了。所以唐朝建国的时候他们一直觉得自己不是正统,历史灭亡突厥之后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些觉得自己猜根正苗红。之后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梁唐晋一个个传下来。不过后晋之后就没了,一直到北宋宋徽宗才回到宋朝。不过有人说整个是假的,伪造的。 宋朝的玉玺在宋朝被金国灭亡之后到了金国,之后金国灭亡,几经转载到了元朝。元顺帝撤走的时候带走了,所以朱元璋一直很纠结这个传国玉玺的事情。但是明朝一直没有传国玉玺的。之后的清朝所谓的传国玉玺都是假的了。可以说后晋之后的传说都是假的了。一直到目前都没有真的出现。 而传国御玺,一说后唐废帝持传国御玺登楼自焚,遂失所在;另一则传言元末由元顺帝或某一元将带入沙漠,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清入主中原,更有后金皇太极得此传国御玺,遂改“金”为“清”,清初皇宫藏御玺39方,其中作为传国御玺者,但连乾隆皇帝自己也不相信,认为是赝品。 可见其承传有多么混乱……但是,一旦出现,这个绝对可以震惊整个中国,绝对是最重要的国宝,这个真的是封建社会一个政权是正统的代表。寓意重大。 ——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 ——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受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物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乾隆御制《国朝传宝记》)。 每朝都有献御玺者以讨圣眷,但其实皇上心里十分明白。伪造欺人,好事所为,明清两代同一调门,正见出这传国御玺的名头太大,外行总是围绕它转圈圈。而生造谱系,以示流传有据,亦是古代文献真伪正讹难以分辨之大弊。文学史绘画史书法史甚至是笔法流传史当然还有御玺传递史,无不如此。观此,不禁想起了民国史学大师顾颉刚的史观精论:“累层地建造起来的中国史”;著者愈后出,历史愈往前。信然! 1975年时,据说有个军官找到了传国玉玺,在澳门出售,香港一位爱国人士得知后,愿意以9亿港币购买,并赠送给祖国,然而最终却不了了之,毕竟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很有可能是假的。 目前传国玉玺去向也是历史谜团,可以肯定的是还在人间某处,专家称和氏璧能耐1300度的高温,倘若他日被找到,自然会引起轰动,在文物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秦始皇“传国玉玺”成为历史神圣之物的原因分析 秦始皇所制国玺不过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凭信、实用办公用品。为何一个方寸之物,竟然具有如此神圣魅力,使得后世梦寐以求?纵观历史,为何秦始皇所制的方寸之物--国玺,被后世奉若神明,一直受到追捧。 这其中,既有时代背景的客观条件,也有人为地推波助澜因素影响。 其一,“凭信”的思想观念在春秋战国时已深入人心,到秦始皇时已经成熟。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更需要一个“凭信”之物,以号令天下。于是“玉玺”成为最理想的对象。 这个“凭信”的意义类似于圣旨,而且圣旨必须有玺印才能生效。 《明清帝后宝玺》弁言:“宝玺者何?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 其二,秦始皇国玺本物的超凡价值。 玉崇拜文化心理,由 “天下共传之宝” 和氏之玉所制,一代名相兼书法家李斯篆书,秦始皇专用,这些因素使得它自诞生之日就带着炫目的光环。 它是稀世珍宝,是艺术品,更是皇帝权力的象征,因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其三,人为的因素,例如思想观念,尤其是一些政治野心家的推波助澜。 这个“传国玺”被极力宣扬为 “天命所归”、“祥瑞之兆”,成为后世开国皇帝们梦寐以求的神圣之物,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它的象征意义类似于大禹九鼎。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寓意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 例如东晋元帝东渡以后一直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司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览•仪式部三•玺》)。 到永和帝时,从冉魏政权手中赚得玉玺,百僚毕贺,东晋政权从而也得以被视为正统。 “符命”说、“谶纬”说等神学思想的流行,使得“传国玺”的“天命所受之凭信”意义更加神圣。 尤其是政局混乱、改朝换代时,这种思想观念更加盛行。 例如三国时期,蜀汉太傅许靖、军师诸葛亮等上书刘备,劝其称帝。言当年关羽水兵围攻襄阳时,汉水中“辉影烛耀,灵光彻天”,因而打捞出玉玺。 《三国志•先主传》中对此记载:“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也。今天子玉玺神光先见,玺出襄陽,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 再如,匈奴族刘渊称帝,国号为汉,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有人在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认为是王莽时的御玺,并增添了“泉海光”三字。 刘渊认为正是符合自己名字的祥瑞之物,于是改年号为“河瑞”。 一些获得“传国玺”、已经继承皇位者也要刻意强调,甚至画蛇添足,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者地位。 例如曹丕建魏,命人在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他非“篡汉”; 石勒称赵王,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 更有甚者,为了捏造“君权神授”的事实,而私下自制“传国玺”,以实现谄媚皇帝、抑或自己称帝的阴谋野心。 然而,往往文字、尺寸、钮制、质料、数量、规制等莫衷一是,前后矛盾,引发出了层出不穷的历史闹剧。 这种对传国玉玺的崇拜心理甚至影响到现代。 例如冯玉祥部下将领等人向末代皇帝溥仪追索“传国玺”。 又如《吴氏石头记》中记载,传国玉玺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 时至今日,“玺”字仍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尊贵象征。 传国玉玺争夺战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但是《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汉传国玉玺”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中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 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燔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后晋天福三年七月辛酉,制皇帝受命宝,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 后周广顺三年二月,内制国宝两座,诏中书令冯道书宝文,其一以“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为文,其一以“皇帝神宝”为文。 周广顺中,始造二宝:其一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一曰"皇帝神宝"。太祖受禅,传此二宝,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 宋仁宗庆历八年冬十一月己亥,作"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后来清末,此玉玺存放沈阳故宫,不知所踪。 后来,开修黄河获得一块玉玺进献乾隆皇帝,乾隆考证为赝品。 故宫博物院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又将中国推入了新世纪。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 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两者不同,前者最正确。 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就有人怀疑是章惇、蔡京造的假。 宋明时期的献宝 宋明清三代也时有假玺出现。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根据史料记载,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是在宋朝。 绍圣三年(1096年),咸阳县一个叫段义的人,说是在盖房子挖宅基地的时候,突然从地里面迸射出光芒来,仔细清理后,发现是一块宝玉,做工还挺精致,正面刻有篆体字样。段义知道,这货肯定不是寻常之物。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上交官府。 宋哲宗听说此事后,下诏礼部、御史台对这枚玉玺进行校验。 蔡京率领一干翰林学士加班加点的忙了起来。 经清理后,发现这枚玉玺色绿如蓝,温润有泽,顶部为螭钮五盘,钮之间还有小孔,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字体与李斯笔迹吻合,字体周围用龙凤鸟鱼装饰,是典型的虫书鸟迹之法,这种技艺,放眼大宋,怕是没人有这个水平仿制的出来,确定为始皇传国玉玺无疑。 北宋为此专门写了一部《检传》,里面就详细记述了这次勘验过程。 随着两宋的灭亡,传国玉玺再次杳无音信。 要说,大明朝还真上演了一次进献玉玺的滑稽事件。 弘治十三年,鄠县民有一个叫毛志学的人,在挖河的时候发现了一枚玉玺,上面同样刻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是这枚印玺的颜色和宋朝那枚不一样,这枚颜色发白,透着微青。 陕西巡抚熊翀激动不已,认为是秦玺复出,马不停蹄送往京师。 礼部尚书傅瀚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见到这枚印玺,就说道,自从秦始皇刻了这枚印玺以来,历代以此为国玺,关于它的得失都会详细记入史册。看看这块印,篆文与《辍耕录》等书上所记载的鱼鸟篆文不一样,上面的螭纽、文盘五龙、螭缺一角、旁刻魏录等更是差异甚大。因此这是一块赝品,说的陕西巡抚熊翀一愣一愣的,好没面子。 傅瀚进一步向明孝宗进言道,自秦汉以后,关于这枚玉玺的争夺都很激烈,因为很多人认为,谁能得到这块玉玺,谁就能拥有天下了,其实他们不明白,有民心才能德天下,对于那些得不到的,就刻了一个假的自欺欺人,贻笑天下。而我朝高皇帝对什么传国玉玺压根就不在意,根据实际需要刻了不同的印绶,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足以成为受命之符,垂法万世。 明孝宗听了他这番话,更是对这个玉玺没什么兴趣了,一方赝品而已。 女真金的皇太极获得赝品传国玉玺,做了番文章,不过被后世子孙打脸了。 在满人真正称帝之前,其领袖皇太极还只是自称为汗,后来有一次他在与袁崇焕的谈判之中首次意识到了皇帝与汗的区别,自那以后汗位已经不能满足于他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能有一天南下中原称雄称帝。但这需要一个契机,称帝的契机,可是当时明朝还在中原苟延残喘着,而要想称帝就先得占据中原,可是皇太极已经无法忍耐这么久了。 上天仿佛看出了皇太极的急不可待,在皇太极的一次对蒙古部族的征伐之中,归降的林丹汗的儿子竟意外的给皇太极献出了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何等神物,相传其是秦始皇命李斯等人以和田美玉制作而成,自秦以后万世相传,一直就有得之“受命天下”的说法。而在元明交替之际它却神秘消失了,此时突然出现在了皇太极面前,他怎能不大喜过望。当即就“顺天承运”登基称帝,就将汗位封给了周边的蒙古王公。 这块传国玉玺随着清廷入关在中原的逐渐稳定也一直流传在了皇室之中,但是皇太极有这么一位后人。这个人酷爱古诗古画,文化素养极高,对古董的研究也颇为透彻,他就是自称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说到他呢?因为恃才不羁的乾隆毫不留情面的打了老祖宗的脸,经过仔细研究,他认定当年祖宗皇太极是被骗了!也就是说那块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在乾隆的考察之下被认定为赝品,乾隆这个人对古迹是很热爱的,一大爱好就是品析古人之作,因此他对玉玺的验定还是很专业的。 其实在元朝时期,玉玺就可能在伯颜手中遭遇不测了。而当时皇太极所得玉玺之时正是完美符合了他称帝之心的时候,假的玉玺又有何妨,称帝才是主要目的。但是乾隆一口咬定祖先曾经那么看重的玉玺竟是个赝品,也是有点不留情面了。 传国玉玺不但不是祥瑞 而是灾星 实际上,始皇传国玉玺一出,似乎并不能带来什么“祥瑞”。举个例子,当年孙坚找到了这枚印玺,袁绍听说此事后,就向孙坚讨要。 孙坚打心里不乐意献出去,奈何不是袁绍的对手,就讨价还价,最终袁绍给了孙坚三千兵马,换取了这个玉玺。但是,袁绍非但没得到江山,连老底都没了,而孙坚依靠这三千子弟占据东吴。 北宋发现这枚印玺后,过了三十几年,金兵南下,发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正如傅瀚对明孝宗所言,“受命以德,不以玺也”。关于这枚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自两宋后亦是众说纷纭。 清初时,宫内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一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仿刻赝品。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张壁、鹿钟麟等人仍在追索着传国玉玺。 “辽史”记为“大魏受汉传国之宝”,应该是“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唐武则天时改“玺”为“宝”,应该是那时代改的。“辽史”记:“传国宝,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鱼鸟篆,子婴以上汉高祖。王莽篡汉,平皇后投玺殿阶,螭角微玷。献帝失之,孙坚得于井中,传至孙权,以归于魏。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唐更名“受命宝 ”。晋亡归辽。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干河。“宋史”记:“宝。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 “魏本纪”中曾记录在一座毁坏的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没了传国玉玺的明朝用的是什么印玺?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年号洪武,明朝立国。作为权力的象征,明朝的大印是什么样的呢? 1、明朝印绶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明朝并没有用使用秦制传国玉玺。 每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往往伴随有各种祥瑞,也必然有各种人进献祥瑞。洪武元年,有一个名叫胡浮海的商人听说洪武大帝要刻制国玺,他便向皇帝进献了一块美玉,说是这块宝玉取自云南,从爷爷那一辈传过来的,祖辈人一再交代,这个不该是我们家私有,将来出现圣主,你要交上去,刻成国玺才是它的终途。 朱元璋先后刻了十七块宝玺,其名称分别为: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玺等。 到了明成祖时期,又增加了四枚,分别是:皇帝亲亲之宝、皇帝奉天之宝、诰命之宝、敕命之宝。 作为权力的象征,大印不是随便刻的,什么级别,配置什么印,这在历朝历代皆为规制。 按照明朝的规定,后宫中,只有皇后标配金册金宝,其他贵妃只有金册而无金宝。 但是朱瞻基当了皇上后,与他青梅竹马的孙贵妃没能册封成皇后,他便去找张太后,请求也给孙贵妃一枚印绶,祖宗规制从那个时候就被破坏掉了。
探究真正的传国玉玺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失传的? 现在,我们要从二十四中找出相关记载,探究真正的传国玉玺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失传的? 关于传国玉玺消失年代有后唐末帝、后晋出帝、元顺帝时期消失三种说法,本文采后唐末帝说。这方小小的玺印身上有着无穷无尽的魔力,它是历朝历代野心家们垂涎欲滴的“圣物”,有了它就代表着一种正统身份,没了它,即便你荣登大宝,也会被人称为“白板天子”。后世也有帝王“制作”了不少赝品玉玺聊以自慰,而这件真品早就荡然无存了。 传国玉玺究竟有什么来历? 早在元朝时期,便有人曾试图弄清传国玉玺的来历。根据宋朝人的说法,传国玉玺在五代的后唐时期就不幸遗失了,所以宋朝人都没有见过它。元朝至正三十一年,忽必烈驾崩后,皇太孙铁穆耳继位,当时有个叫杨桓的御史便持玺以献,自称找到了秦朝雕刻的传国玉玺,为此他还写了一篇《传国玺考》,详细讲述这块玉玺的来历。 根据《传国玺考》的说法,在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璧,他向楚王进献,不料楚王认为是假货,非但不受,反而惩罚了他。于是卞和便将璧卖给赵国人以求婚娶,此璧也就被称为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曾请求用十几座城池来跟赵人交换,但在蔺相如的巧妙应对下,最终未能如愿。直到秦始皇兼并六国,才从赵人手里得到了这块璧。他便命玉工孙寿将其雕刻成玉玺,然后由李斯写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文字,这是秦朝玉玺的最初来历。 在刘邦入关后,子婴“奉其符玺,以归帝者”,玉玺传到了汉朝的手中。之后,又经历了吕后称制,大臣们平定诸吕后,“奉天子玺上代王”,使玉玺重归刘氏。汉朝设置了尚符玺郎官,专门掌管玉玺。根据《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有一次曾想夺玉玺,郎官坚持不给,并按剑说:“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可见在汉家制度里,玉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权臣都不能强取。也是从汉朝开始,玉玺才具有了“传国”的意义。每代天子登基之前,都要先授玉玺,然后才能继位。而像被废掉的昌邑王,也是先夺其玉玺归太后,然后再贬其归于封国。《汉书·王莽传》就说:“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到了汉末,因孺子婴年纪尚小,所以未正式继位,玉玺留在太皇太后处。王莽篡汉时,便向太皇太后索取。然而太皇太后却断然拒绝,她想用玉玺来作为陪葬,认为王莽建新朝,自应另造新玺,何必用汉家旧物。最终在强逼之下,太皇太后才将玉玺抛弃于地,献了出来。 传国玉玺屡次失落与屡次重现 新朝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杀害了王莽,玉玺为赤眉所得。直到光武帝建武三年正月,赤眉投降于东汉后,刘盆子才将传国玉玺献出。光武在诏书里说:“先帝玺绶归之王府”,认为是重大的收获。次月便“祠高庙,受传国玺”。根据《玉玺谱》的说法,东汉人所得到的玉玺有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在上面,只是缺了一小角,故而时人传说为元后掷玺所致。这是传国玉玺的第一次失而复得。 东汉末年,经历董卓之乱和迁都之后,包括传国玉玺在内的“六玺”不幸丢失了。《后汉书》记载孙坚曾在城南的一口井中打捞出一块玉玺,上面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认定为传国玉玺。《袁术传》说:“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认为这块玉玺最后被袁术所夺。《徐璆传》说袁术被曹操攻灭之后,他的下属徐璆得到了传国玉玺,便到许都去进献。司徒赵温问道:“君遭大难,犹存此邪?”徐璆回答说:“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可见在汉末,传国玉玺又回到了献帝手中。 魏晋禅代,都城都未发生战乱,玉玺得以平稳传授。不过到了西晋末年,经历八王之乱及胡人入侵后,玉玺也就随着长安洛阳的相继沦陷而失踪了。根据《晋阳秋》记载“冉闵大将军蒋干以传国玺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献之,百僚皆贺。”可知在冉魏时期曾找到过一块玉玺,被当时人称为传国玉玺,不过这块玉玺上写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戴施得玉玺后,献给了东晋的大臣谢尚,故而晋人认为历经衣冠南渡之后,玉玺又回到了晋室的手中。
南朝时,这块玉玺在宋齐梁陈历代中流传。隋朝灭陈后,又归隋所有。隋亡后,萧后带着玉玺逃入突厥国,所以唐朝初年没有得到传国玺,只好自己刻了一块,上面写道“皇天景命,有德则昌”。贞观四年,萧后才重新将玉玺献给唐朝。唐亡后又为朱温所得,而后唐灭后梁时,也收缴了这块玉玺。直到末年,废帝李从珂兵败于契丹,便带着玉玺自焚了。 元朝人认为新发现的传国玉玺就是在五代时遗失的这块。而元朝末年,顺帝北逃时,也把玉玺带走了,所以明朝初年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为此,明成祖屡次发兵大漠,想夺回这块宝物。在永乐中期,瓦剌马哈木攻杀北元君主本雅失里后,曾遣使到北京,声称得到了传国玉玺,想进献于明朝,然而却无果而终。到了明宣宗时期,瓦剌又有人来说要进献玉玺,宣宗却拒绝了。英宗时,朝廷更是说“玺已非真,即真亦不祥物,献否从尔可也。”表示不屑于此。 最后《东华录》说在清太宗皇太极的时候,多尔衮征服蒙古诸部,“获历代传国玉玺”。然而乾隆御制的《国朝传宝记》中已经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承认这块玉玺不是真的。那么传国玉玺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失传的呢? 真正的传国玉玺或遗失在魏晋时期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传国玉玺屡经失落,又屡次重现,但有几次重现明显是后人杜撰的。例如元成宗刚继位,便正巧有人来进献已经失传三百多年的玉玺,其可信度非常之低,应是大臣阿谀皇帝,伪造符瑞的一种手段。而《东华录》说有一只羊从草原中刨出玉玺,后为多尔衮所得,更是荒诞不经。显而易见,自李从珂自焚后,宋元明清历朝都已不可能再发现传国玉玺了。 那么真正的传国玉玺是否失传于五代呢?其实也不是,因为李从珂从隋唐继承下来的这块玉玺也是来历不明的。往前追溯的话,它是由东晋人从冉魏手中获得的。然而玉玺上的文字却跟《汉书》记载的不一样。而且在东晋时期,史书里记载的也互相矛盾。《晋书·谢尚传》说传国玉玺已经从流入东晋,从北方回归南方。而《南史》却说东晋末年,刘裕攻克后秦的长安时,收秦始皇玉玺送健康。假使传国玉玺已经在东晋,刘裕又为何在长安又发现了一次?《资治通鉴》记载梁朝侯景之乱时,传国玉玺被侯景抢走,他说:“若我死,则沉于江,勿令吴儿得之。”之后这块玉玺又被辛术送到了北齐,齐宣帝因此告太庙庆功,如果这块玉玺属实的话。那么隋朝从陈朝得到的玉玺就不是真的了。其实传国玉玺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失传了。 在五胡乱华之前,传国玉玺虽然经过几次失落,但都在短时间内找回。例如赤眉进献给光武,徐璆送还给许都都不过是数年之内的事。那些曾见过传国玉玺的內官、宫人还尚在,能辨别这块玉玺究竟是不是真的。而从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之后,长安洛阳早已成为废墟。那些侨居江南的东晋人恐怕连传国玉玺都没见过,所以谢尚一听说冉魏发现了玉玺,就急忙夺取,却又无法分辨真伪,便将这块来历不明的玉玺信以为真。之后北魏为了说明自己的正统性,也谎称在邺城佛像后面发现了传国玺,各种赝品层出不穷。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一夜,彼时神州陆沉、四海混乱,许多宫殿文物都在胡人的铁蹄下化为虚无。秦朝所修筑的十二个铜人也是在这个时期才彻底消失的,因此我们推断传国玉玺最有可能在这个时候永久遗失,并且后世所发现的所谓传国玺都是伪造的。因为隔代久远,曾见过玉玺的人早已亡故,人们再也无法分辨真伪,这才造成东晋、前秦、后秦、北魏、北齐等各国都自称有传国玺局面。 未解之谜:传国玉玺究竟去哪里了? 顺着历史的记载来好好梳理一下传国玉玺究竟去哪里了? 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打造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常识。对于和氏璧,大家也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而早在秦昭王时代,秦国对和氏璧就已经垂涎万分。 因此诞生了完璧归赵的典故,虽然蔺相如不辱使命最终把和氏璧完整的送回了赵国。但是无奈六国诸侯没有抵挡得住秦国的铁骑,而和氏璧在六国灭亡以后,就落入了秦始皇手中。 秦始皇君临天下,开创帝制,就命令李斯把和氏璧打造成为象征皇权的信物,还在玉玺底部刻了八个虫鸟篆字,叫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传国玉玺第一次失联是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这一年秦始皇拉开了第二次巡游的大幕。当秦始皇巡游到洞庭湖的时候,原本平静的湖面上忽然刮起了一阵诡异的大风,一向迷信鬼神之说的秦始皇连忙把传国玉玺丢进湖里。 说来也神奇,大风立刻就停了。但传国玉玺就这么不见了,直到八年以后,这块玉玺又神奇的被送回了秦王宫里,随着时间来到秦末,天下大乱。 刘邦入主咸阳,秦三世子婴捧着传国玉玺向刘邦投降,秦国由此灭亡。所以玉玺就传到了汉朝手中,到了西汉末年时,王莽篡位,于是就去向皇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 王太后很愤怒,但是身为一个女人家,打又打不过,只能拿起玉玺愤而砸向来使,结果就把玉玺给砸碎了一个角。后来被王莽用黄金补上了,后来王莽被杀,这块玉玺就传到了更始帝刘玄手中,此外还有王莽的脑袋,一直以来都被历代皇室收藏。 直到晋朝晋惠帝时因为一场大火结果被烧成了灰。随着“位面之子”刘秀建立东汉,玉玺又回到汉室手中,直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董卓祸乱洛阳,玉玺却偶然被江东孙坚所得。但是孙坚还没有把玉玺捂热,就被袁术夺去了。 所以后来袁术才有胆子敢称帝,但他到底不是天命所归的皇帝,袁术被击败后,玉玺就落入了曹操手中。而曹操又把玉玺还给了汉献帝,后来又经过了魏晋两朝的传承,中间也是几经波折,随着五胡十六国开启,一会儿到石勒手里,一会儿又到了冉魏手里。 总之这段时间很乱,最终好歹还是顺利传承到了隋唐两朝,直到北宋时由于发生了“靖康之变”,金人掠走了很多的金银宝物,而这个玉玺也在其中。但从此以后,玉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它就这么神奇的消逝了,没有人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按理来说就算被金人掠走,那么金人反而应该把这当成证明自己政权合法性的证据啊?但金人并没有公开展示玉玺,还是说金人不识货把这个玉玺当成玉疙瘩给重新回炉重造了? 没有人知道答案,因此自此以后传国玉玺再也没有出现,虽然在元朝时曾经有传闻说传国玉玺出现过,而且还被当时的丞相伯颜给收购了。但是这个伯颜似乎是一个不识货的主,他收购了很多的古代玉玺方印,并且把这些方印的篆刻全部都磨平。 然后分给蒙古王公大臣让他们重新刻上文字,如果这块玉玺是真的话,那么估计传国玉玺也遭受劫难了。不过这是传闻,并没有被证实,因为在明清两朝时,也出现过许多号称是传国玉玺的方印,但是都被认为是假的。
历经千年沧桑下落不明的传国玉玺现在下落何处? 那座刻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由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现在会在哪里呢? 说到传国玺,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传说中是秦始皇登基称帝后,令丞相李斯参与制作(负责书写)的玉玺。本来是一块有纪念意义的玉玺,却在后世被赋予了“君权神授”的政治意义。 此后但凡朝代更替,传国玺就成了开国皇帝们渴望得到的“神器”。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东晋皇帝没有“传国玺”在手,就被北方的人嘲讽为“白版天子”,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传国玺的在历史上的记载,既有传说,也有真实,笔者就来抽丝剥茧,把传国玺故事还原出最真实的面目。 传国玺最早的记载与诞生 如果按成书年代先后看,“传国玺”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在哪里?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 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投降,“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在此文中,子婴封存的皇帝玉玺中就包括了“传国玺”。但是这块玉玺在当时还不叫做“传国玺”,“传国玺”的名字正式出现,应该是在东汉班固著的《汉书·元后传》中: 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在“传国玺”在子婴口中是称为“始皇玺”,到了刘邦称帝后,才改称为“汉传国玺”了。 影视剧中刘邦入咸阳,子婴献玺 另外在《后汉书》中,唐章怀太子李贤做注时,引了一段卫宏的注文。 卫宏乃是东汉初人,著《汉旧仪》四卷,李贤在引卫宏的这段话时,偏偏漏掉了书名,十分奇怪,而且注文的后半段还写了汉末人物孙坚、袁术、曹操的故事。 卫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汉高祖定三秦,子婴献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仍带玺绂,杜吴杀莽,不知取玺,公宾就斩莽首,并取玺。更始将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玺上赤眉。建武三年(27年),盆子奉以上光武。 【孙坚从桂阳入雒讨董卓,军于城南,见井中有五色光,军人莫敢汲,坚乃浚得玺。袁术有僭盗意,乃拘坚妻求之。术得玺,举以向肘。魏武谓之曰:“我在,不听汝乃至此。”时璆得而献之。】 ——显然笔者加了括号中的这段文字不可能是卫宏的原文。 如果这“卫宏”二字无误的话,这段关于“传国玺”的记载应该早于班固著的《汉书》了。 在前文中卫宏的文字中,就写了传国玺是由蓝田玉制成,秦丞相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于上。 在《后汉书》中,李贤还注引了一段《玉玺谱》的内容(《玉玺谱》的作者是南朝齐人纪僧真),与卫宏的内容大致相同。 《玉玺谱》: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 在《宋书·志礼五》中,南朝梁人沈约也写道: 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 这些记载可以互相作为印证补充,记录了传国玺最早的诞生情况。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传国玺上写了哪八个字? 裴松之在《三国志》做注时,就发现《吴书》上关于传国玺上写的八个字与应劭、皇甫谧的记载最后两个字不同,他当场表示无法判断“且康”和“永昌”哪个是对的。 裴松之:应氏《汉官》、皇甫《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其实,我认为是可以分析的,我先列一下目前关于传国玺上文字内容存世的四个版本。 《吴书》、《玉玺谱》、卫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应劭,皇甫谧: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晋阳秋》载冉魏大将军蒋幹送给东晋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徐广、《宋书·志礼五》: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我再按上述四个编号,改用年代顺序排列。 东汉卫宏1→汉末应劭2→魏晋1(吴书)→魏晋2(皇甫谧)→东晋3(晋阳秋)→东晋&南朝宋4(徐广)→南朝齐1(玉玺谱)→南朝齐&梁4(宋志) 开始正式分析: 第一,《吴书》是孙吴帝国官修史书,传国玺是被孙坚在洛阳井中找到,并交给妻子吴夫人代管,可以想象当时年幼的孙权是有机会见到这个宝物的;而应劭和皇甫谧,都没有见到传国玺的机会。 应劭是汉末泰山太守,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泰山郡,担心曹操报复自己,便弃官投奔了袁绍,他一直到死,都没去过许都见汉献帝刘协,更别说见到传国玺了。 皇甫谧是魏晋名士,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写的书都是坐在家里写的。他写的内容和应劭吻合,只能推测是他照着应劭的《汉官仪》抄了一遍。 第二,裴松之没有提到卫宏的记录,实属失误。卫宏作为东汉人,而且在光武帝刘秀身边工作,他的记载和《吴书》一致,能证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一版本)是对的。 第三,第三版本和第四版本只有一字之差(昊、受),按“史料从众”及“不涉及政治等因素的情况下,野史不应与正史争审”两条规矩看,加上用字习惯(受比昊更多用),第四版本可信度高于第三版本。 说道这里,不知道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裴松之身处刘宋朝廷,他是有机会见到当朝的传国玺的,他为何没有以此来作证呢? 笔者推测:因为裴松之知道,宋文帝的传国玺上写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第四版本),他若是提了这个,他就是在作大死(只会揭露出南朝的传国玺已经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一枚了),所以,他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所以,本节的结论是: 1.秦始皇时制的传国玺因为两晋时战乱而遗失,流传于南朝的传国玺则是另外一块,所以才产生了记载文字不同的情况。 2.“秦传国玺”上写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南朝传国玺”上写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另外,秦汉时印章用字是以篆书为主。 据宋人推测字体为虫鱼篆,辽人记作是鱼鸟篆。下图为后人仿的鸟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二个问题。 传国玺是和氏璧制成的吗? 相信很多人也听说过这种说法: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一直以来人们好像都承认了这一说法,但在正式的秦、西汉文献中,都找不到任何记录。直到唐朝,文献中才出现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记载。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北魏崔浩之言,称“李斯磨和璧作之”;梁肃《受命宝赋》和杜光庭《录异记》都主张此说,称李斯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精细研磨,雕琢为玉玺。 但在《玉玺谱》中又有这样一段记载: “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用蓝田山美玉制成玉玺,上刻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传国玺”。 相比传国玺为和氏璧所磨而成,更多史学家更愿意相信《玉玺谱》中的这种说法,即“传国玉玺”和和氏璧,应该是两个不同的物件。 其实在前文中已经提过,最早的记载都是说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后世却偏偏冒出了个“传国玺是用和氏璧制成”的谣言来。 白色玉璧 这个谣言的始作俑者是北魏的崔浩,他在《汉纪音义》中写道: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他是第一个写这个段子的人,此时距离“传国玺诞生”已经有五六百年了。 “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的说法是来自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广记》,这是一部古代文言纪实小说总集,就像《三国演义》一般,其中一些桥段过于精彩,被人们认为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最早流传的版本应该是用和氏璧的材料琢为玺,千年的时间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和氏璧琢为玺。 和氏璧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中,据说出自楚国,而盛产蓝田玉的蓝田是秦国的辖地,所以这两个宝物根本就不可能有交集。 只能说某些好事者(如崔浩)感觉“和氏璧”这件宝物也在历史中失去了下落,有些遗憾,便开脑洞说“和氏璧被制成了传国玺”。 崔浩的“历史发明”其实并不高明,只要查一下唐代还在流传的《玉玺谱》就明白了,但是这个“历史发明”仍然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唐代张守节著《史记正义》时也写道: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还有舒元舆也写出: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注:荆玉是和氏璧的代称) 在南宋时,才有李心传考证否定崔浩的谣言,写道:尝以礼制考之,璧五寸而有好,则不得复刻为玺,此说谬矣。 可是考证仍然抵不过谣言的传播。到了现代,现代史学家王利器(1912-1998年)在给《颜氏家训》做集解时也是取信谣言,实在是教人感到遗憾。 传国玉玺长什么样? 那么,传说中的“传国玉玺”究竟啥样? 遍寻资料,我们大概能描摹出它的模样:方圆四寸,螭虎纽,一说龙鱼凤鸟纽。 战国“春安君印” 边长2.3厘米 现藏上海博物馆 传国玉玺当初就丢了…… 据传,玉玺制成不久,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遇风浪,御舟有被掀翻之险。秦始皇迷信,命人把玉玺抛入湖中,祀神镇浪。 想想看,湖深千尺,且泥沙厚积,玺已入湖,谁能再寻?! 所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应该就在洞庭湖底某一个地方,无法搜寻了。 不过,传国玉玺的故事也未就此结束。因为,南巡结束,回到咸阳后,秦始皇又命人重新刻制了第二枚。 为了维护自己的神授大权形象,秦始皇编造出了一段瞎话,说八年后,车驾出巡道华阴平舒道,有人拿着玉玺站在道中,对秦始皇的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六年,有使者夜过华阴平舒道,一人持璧拦使者,说“为我遗滈池君”。 传国玺的品色为何? 宋代曹彦约(字简甫)著有《玉玺本末》,就曾考证过传国玺的材质问题,他把秦汉魏晋各处记载罗列出来: “和氏璧”当是据崔浩而言,崔浩《汉书音义》曰“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舒元舆云“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则其玺当为白玉; 徐令言云“其玉出蓝田山”蔡京等云“其色绿如蓝”则其玺当为绿玉; 《石虎别传》曰“武乡长城县韩强在长城西山岩石间得玄玉一方,四寸,与玺同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虎以为“瑞则又有玄玉者矣”。 曹彦约没有在书中对此作出自己的判断,他很幽默地写道:我列出这么记载来,就是为了保存好证据,等后世的君子来做考证吧。 今且序秦汉魏晋所得之宝,与白色、绿色、玄色并出之异,然后辨史氏之差误,众说之不根,使后之君子有考焉。 巧的很,文简公(曹彦约谥号文简)也是笔者乡里(江西九江人),既然先贤有言在先,后生放手一试。 我在前文也强调了“秦传国玺”是取材于蓝田玉,并非是用“和氏璧所制”,那么我们只要去看看蓝田玉的品色嘛!百度百科提供的“蓝田玉”词条中列出,其品色有: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 至此,《石虎别传》说是“玄玉”(黑玉)可以排除了,剩下的颜色是白、绿、还是米黄呢? 《宋史·文苑列传》中记载一则故事,当时的传国玺已经消失,有人献给朝廷一块玉玺,李公麟等人参与鉴定,他说道: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注:这故事其实是一次高质量作伪,照着秦传国玺的线索而仿制。) ——由此可见,蓝田玉在古人印象中,是以绿色为正。 加以出土的蓝田玉制的文物来看,也是绿色居多。所以综而论之:传国玺的品色也应该是以绿色为主。 但我还是要说句题外话。秦汉时,皇帝还有六块专用玉玺,这六玺确定是由白玉制成。 卫宏《汉旧仪》: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 第三个问题。 传国玺到底摔破过吗? 当年,秦始皇用和氏璧制作至高无上的玉玺,本来是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不料秦朝迅速灭亡,传国玉玺也开始颠沛流离。 秦灭以后,秦王子婴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细心呵护着玉玺,并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将它作为了新王朝的传国玉玺,珍藏在长乐宫。 在东汉卫宏的记载来看,他提到“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而在班固写《汉书·元后传》时,只说元后(王政君)赌气把传国玺丢地上了,没说摔坏的事;到了《吴书》的记载,说孙坚捡到的传国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又与卫宏的记载吻合,所以,元后摔坏传国玺的事是真的。 我们看到原文都说,传国玺上有五条龙(螭是龙的一种),其中有一条龙的龙角摔断了。倒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孙坚得玺”故事中写道: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 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光武纪·玉玺谱》:“至汉平帝,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乃出玺,投之於地,玺上螭一角缺。” 这段文字说的是,当时玉玺由王莽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莽觊觎兵权,逼迫王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愿交出玉玺,气不过,将其重重摔于地上,想毁灭它,不料,玉玺只有一角被摔坏。王莽拾起,后命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这枚传国玉玺因此有了第一道“防伪标志”——黄金角。 到底还是《演义》的影响力大,很多人看过《演义》后,纷纷以为是传国玺“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例如在电视剧《新三国》里,传国玺道具就是这么制作的。 电视剧《新三国》孙坚得传国玺 今年新出的游戏《全战:三国》的孙氏预告片,也是照着演义记载设计出“黄金补角”的样式。 预告片中,孙坚得到传国玺。 在预告片中,“传国玺”的颜色是绿色,这是对了,但是补角补错了。 第四个问题。 魏文帝有没有加刻七字? 还有一个传说: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魏文帝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认为曹家应该是传国玉玺的最终归宿,并命人在玉玺左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这个故事是出自《辽史》,很显然,这个段子出现时,距离传国玺诞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辽史·卷57 图中这段记载只能是对当时的传国玺传说做了一个总结,其中还是有不少细节问题。 哪料,魏为晋篡,玉玺随即落入司马氏之手。 西晋国祚同样不长,八王乱起,永嘉起祸,玉玺先后为刘聪、石勒等人所得。 石勒建立后赵,心态和曹丕一样,命人在玉玺右肩部加刻了“天命石氏”字样。 这,是传国玉玺的第三道“防伪标志”。 玉玺落在胡人之手,东晋皇帝被民间讥称为“白版天子”。 冉魏灭掉后赵,冉闵命人将传国玉玺奉还东晋首都建康。 东晋灭,进入南北朝,宋代晋、齐代宋、梁代齐,玉玺最后传到了梁武帝萧衍的手里。 南梁末期发生了侯景之乱,玉玺被一个叫郭元建的人拿走,献给了北齐朝廷。 北周灭北齐,隋篡北周,李唐代隋,朱温篡位,后唐灭梁,玉玺归后唐统治者所有。 公元937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出卖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引契丹军攻洛阳。 后唐末帝李从珂悲愤之下,怀抱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 照理说,玉玺是不会被大火烧毁的,但大火被扑灭后,人们怎么也找不到玉玺。 玉玺从此人间蒸发,不再现世。 前面做了这么多考证,最后可以对传国玺故事传承过程做一次简单的梳理,便于大家看真切。 传国玺的传承始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令人用蓝田玉制作出传国玺,方圜四寸。在唐宋之后,出现记载,说是玉工孙寿所制。 传国玺的品色没有确切记载,后人按照蓝田玉的主流为绿色,推测传国玺的品色最有可能是绿色。 传国玺的文面是由秦丞相李斯书写,内容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汉时印章用字是篆书为主,据宋人推测字体为虫鱼篆,辽人记作是鱼鸟篆。 传国玺的背面是五条螭龙盘绕。 在王莽称帝时,汉元后摔断了传国玺背面一处龙角,并未做任何修补。 中平六年(189),东汉雒阳发生政变,传国玺在战乱中遗失。几个月后,攻入雒阳的孙坚在井中捡到传国玺,此时记载在《吴书》,确认了传国玺的尺寸,文字,毁损情况。 传国玺几经辗转,重归许都汉廷。汉魏禅让后,为魏文帝曹丕所有。据一千多年后的辽人记载,曹丕在传国玺背面肩上增刻七个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这段故事可信度存疑。 经历魏晋禅让、西晋灭亡,传国玺沦落前赵、后赵、冉魏,在冉魏败亡之际,转入东晋。 东晋禅让给刘宋后,传国玺上的文字已经发生改变,写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所以推测“秦传国玺”已经遗失。南朝开始流传的传国玺是另一块,不妨称呼为“南朝传国玺”。至于前者,后人如李公麟也用“秦玺”称之,可见他也早发现这个问题。 在北魏时,崔浩杜撰了“传国玺是由和氏璧制成”的谣言。 南朝以降,历代皇帝掌握的是“南朝传国玺”,中间也多次发生因战乱而易手。 公元936年,石敬塘攻破洛阳,后唐李从珂抱着最后的传国玺登楼自焚,从此“传国玺”在历史上消失。 宋代皇帝为了再次得到传国玺,多次发生地方发现并贡献传国玺的事件,均被官方否定。 随着时间推移,元明清的皇帝对传国玺渐渐没有了执念。 在明代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中,传国玺损坏的部分被改成写“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实际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 电视剧《新三国》中,“黄金补角”的传国玺 评论:感觉很难保存至今 白展堂:恭喜爹可以称帝了[惊喜] 老邢:小胡,不要乱讲。 感觉把洛阳挖一遍还是可以找到的 很难想象,要是秦朝的玉玺一直穿到今天,该有多大的意义啊!手持此玺,睥睨环宇,满满的的文化优越感啊 传到今天也是要进博物馆的,怎么可能把文物用来日常使用呢 此等文物往哪处用?真有也是躺故宫博物馆里了 要是和氏璧所铸 从始皇帝传到今天 逼格满满啊! 也就这样吧,日本的天皇三圣器传了千年感觉也没啥特殊的 那个所谓的三圣器也不是原装的了。 日本三神器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源平会战的时候,平氏覆灭之战中,小天皇携三器投水,最后只打捞出一个,真假未知。 后来南北朝战乱,后醍醐天皇被足利追得乱跑,二手三神器也带走了。后来足利义满时期势大,忽悠南朝朝廷合流,结果二手三神器就不知所踪了。 后来应仁之乱后,杀了足利义教的赤松家后人,不知道从哪里抱着三神器之一跑出来,说是从南朝后人手里抢来的,要求赤松家复兴。 后来京都又屡经战火,大内细川三好混战不已,三手三神器鬼知道是什么情况。 应仁之乱后天皇生活非常窘迫,穷得叮当响,不说风花雪月了,吃了上顿愁下顿,不得不依靠女官宫闱捞外快。后来乘足利幕府自顾不暇的时候,搞起了卖官鬻爵的生意,这才勉强度日。 但是秦是第一个统一中华的,意义重大 毕竟是玉石,如果没有摔碎,肯定还是在某处的。就是找不到了。 蓝田墨玉是有名的名贵品种 感觉很难保存至今 玉石会被火烧裂,人都写了南朝那块被李从柯抱着烧了,已经没了。 如果认为传国玺是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丢失的话,那么丢失的地方在洛阳。之后好几次所谓“献宝”活动牵扯到玉玺则是什么地方都有,不过还是以关中和豫西为主。后唐刚刚灭亡,辽国就从后晋手里得到一枚传国玺,先不说真假,这个玉玺最后也丢失了。后来以为忽必烈死后又有一个,不过没有被认证过。当时的人当然以为元朝用的那个是真的,貌似朱元璋还很遗憾没找到传国玺。后来直到皇太极制服察哈尔部得到了玉玺,不过乾隆年间也被认为是假货。最后清朝灭亡后又有N路人士在故宫希望能找到这个传国玺。 考虑到王莽时代传国玺就被摔坏一角,然后曹魏和后赵都在玺肩上刻字,然后又经过后唐的战火。后来不断有人声称找到,但是找到的东西也不断的被毁坏,所以很可能已经被损坏了。尤其是隋文帝和元朝的伯颜都曾经把缴获的其他朝代玉玺磨平销毁。考虑到这些行为的草率性,尤其是伯颜的那一次,所以传国玺搞不好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被人为破坏了。 据我所知,后唐末帝李从珂在后唐首都洛阳引火自焚,所带着的那块传国玉玺本来在之前就丢失过好几次了,谁知这块传国玉玺真的有没有“历经千年沧桑”呢? 首先“卞和献玉”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和氏》,原文为:〖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而文中提到的“楚厉王”在正史中并不存在,楚武王就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故事可信度存疑。 其次在楚灵王流亡时,和氏璧就有过一段风波,而到了楚威王时期,这块“和氏璧”更是在楚国令尹昭阳手中丢了,张仪还因为这件事,所以挨板子了。这些故事我也是在《东周列国志》中看到的,作者冯梦龙大概参考了一些民间传说。后来被人送到赵国首都邯郸的那块“和氏璧”很难说是不是卞和献的那块。也就是说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中的“完璧”就可能是赝品了。到了秦始皇嬴政铸造“传国玉玺”时,这块“和氏璧”或许本身就不是荆山得到的了。 西汉末年,因为王莽篡位,于是“传国玉玺”被孝元皇后王政君摔坏了一个角,所以这成了“鉴定”传国玉玺真伪的一条线索。《三国演义》中的长沙太守孙坚、扬州刺史袁术等人就是这么鉴定传国玉玺真伪的。后来因为魏文帝曹丕篡位,所以东汉献穆皇后曹节再次摔了传国玉玺,不过这次没有摔坏。又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因为军阀张方到处烧杀抢掠,所以“军人因妻略后宫,分争府藏。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同时在西晋皇后贾南风执政时期,又发生了一场大火,毁灭了大量汉朝以来的珍宝:〖武库火,(张)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剑、(新朝皇帝)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这种情况下,谁知道那块传国玉玺这时候还在不在呢?也就是说,汉国昭武帝刘聪从西晋首都洛阳得到的那一块传国玉玺,已经不一定是秦始皇嬴政铸造的那块了,说不定是赵王司马伦篡位时伪造的。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胡人军阀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也会大量铸造所谓的“传国玉玺”,比如说西晋末年的汉国光文帝刘渊就自称在汾水中得到了王莽时代的传国玉玺:〖于是(刘渊)迁都平阳。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盖王莽时玺也。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为己瑞,大赦境内, 改年河瑞。封子裕为齐王,隆为鲁王。〗,后秦皇帝姚苌在称帝前也要前秦天王苻坚交出所谓的“传国玉玺”,而因为后秦是被东晋军队灭了的,所以后秦从前秦手中拿到的传国玉玺实际上也是最终到了东晋首都建康城去了。也就是说到了东晋末年的时候,传国玉玺早就已经和僭越称帝的人一样,泛滥成灾了。至于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的舅舅谢尚从冉魏官员蒋干手中得到的那块传国玉玺,也说不清是哪块了。不过谢尚确实因为拿回传国玉玺的功劳,又是康献太后褚蒜子的舅舅的原因,所以陈郡谢氏威望更高了。 后来萧梁首都建康城在侯景之乱时成为了人间地狱,梁元帝萧绎在被西魏军队俘虏前又烧了大量书籍和珍宝,后来的陈武帝陈霸先篡位时,东晋将军谢尚拿到的那块传国玉玺到底在不在建康都说不准了。到了隋朝统一中国时期,隋文帝杨坚从陈后主陈叔宝手中得到的传国玉玺又是哪一块呢?这块传国玉玺到隋朝建立时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版本了,隋朝萧皇后从突厥带到大唐首都长安的传国玉玺又能确定是谁铸造的呢?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自焚的那块传国玉玺,你又能确定是哪一块呢? 关于它的下落,在历史上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是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着它在玄武楼自焚,毁于大火;二是元顺帝逃亡时带入大漠后不知所踪。 至于网上比较流行的1948年“万里号”沉船之说,以及冯玉祥驱逐溥仪时遗失之说,都说的是清朝的皇帝印,而不是那方“传国玉玺”。因为乾隆帝曾经亲自考证过,清宫大库里的玉玺,都是赝品……一句话否定了先祖皇太极大半生的秘密努力。 现在我们从头捋一下,传国玉玺到底是怎么个出身?长什么样啊? 据说,最早的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做的,后来又改成了一块极品蓝田玉。 “天下共宝”和氏璧,我们从《韩非子》中楚人和氏“献璞刖足”的故事中都听说过。收入楚国王宫三百年后,楚威王将其赏赐给国相,而国相举办家宴的时候,和氏璧不翼而飞。正在楚国做游说工作的魏国人张仪被诬陷偷璧,结果被施以笞刑,打了个遍体鳞伤,最后含羞而去。 之后,张仪去了秦国,一年后被擢升为国相,从此和楚国不死不休……张仪怎么痛恨楚国我们就不说了,又过了一些年之后,这块“丢失”的玉璧,不知怎么就到了赵国,这才引出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到了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血洗长平,攻破邯郸,终获此璧,后来被做成了“传国玉玺”。(然而我其实一直有个疑问,璧不是扁平中孔吗,怎么做成大印的?) 据说是丞相李斯亲笔撰写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但是根据《史记·始皇本纪》的记载,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的时候,因为湖中风浪大作,龙舟快翻了,秦始皇一着急,就把传国玉玺向风浪扔了过去……意思是以“国之气运”来镇压。风浪的确止住了,但是玉玺由此失落。 至于“八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之说,史记语焉不详,无法考证真伪了。 但无论怎么说,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到此可以画上句号了。因为皇帝不能没有大印啊,秦始皇回宫之后,又找了一块极品的蓝田玉重新制作了一方玉玺。 所以,即使“和氏璧玉玺”复归,也只能当“备胎”了。 之后,这块蓝田玉版的玉玺被秦始皇的孙子亲手献给了刘邦,变成了大汉帝国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究竟长啥样呢,据《三国志·孙破虏传》记载,参加讨伐董卓的长沙太守孙坚,带兵入驻洛阳,驻扎在城南甄宫井一带,士兵们清扫皇陵的时候,看到井中似乎有五色雾气升腾,孙坚闻讯赶来查看,亲自入井察看,竟然摸出一方四寸玉玺,玉体蓝白,五龙盘钮,黄金镶补缺角,上书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国玉玺了。那个缺的角自然就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老太后一怒摔掉的,王莽又命工匠用黄金补上的。东汉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这块玉玺失踪了,不知怎么就跑到了皇陵边上到水井里。关于井中的五色雾气是啥东东,古人认为,因为金玉之精都有光气,所以传国玉玺在井里发光是“自然现象”。 到此时,玉玺的身世就开始有了说不清楚的瑕疵。从秦子婴献给刘邦,到王莽被杀,刘玄拿到玉玺,之后刘玄被赤眉军杀死,刘盆子拿到玉玺,后来献与刘秀,直到东汉末年遗失,这段历史都是清楚的,有据可查的。 从孙坚亲自下井捞出玉玺开始,事情就变得可疑了,因为它有一段时间的行踪说不清道不明……谁知道是不是赝品?有证据吗?而且孙坚捞玉玺的说法,在历史传播上也开始添枝加叶,说什么孙坚派人入井,发现一个投井而死的宫女尸身,脖子上挂一个锦匣,里面正是装着这方大印……这就更不靠谱了,宫女怎么拿到的国之重宝,而后又不明不白地死在井里? 然而,就这块已经开始存疑的玉玺,在当时却无人怀疑,魏帝曹丕和后赵石勒还分别在玺肩部刻了字……而从历史资料的明文记载上看,从五胡十六国到五代十国,制造玉玺赝品来为自己助威的事件已经发生过不只一次了,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隋朝的玉玺被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带入漠北,而刻了几块自用的大印聊以自慰。 后来,公元630年,唐将李靖带兵讨伐突厥,带回萧后和孙杨政,玉玺自然也回来了。直到三百年后,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便再也没有明文记载了。 宋元明清诸朝,频频出现的所谓的“传国玉玺”,经历史学家们考证,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它们是真的。甚至,李从珂死的时候抱着的那块玉玺,是不是秦始皇的那块蓝田玉大印,都有待商榷。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中引《玉玺谱》说:“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由此可见,这八个字是秦子婴献给刘邦的玉玺的玺文应该不假了。 然而,唐初以房玄龄为首的文人编撰《晋书》,其中《穆帝纪》、《舆服志》提到传国玉玺的文字,都说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所以,从唐朝开始,玉玺文字就有了这么两种说法。 明代大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秦始皇之玺,一曰’皇帝寿昌’,一曰’既寿永昌’,已传疑有二矣。” 也就是说,汉代传承自秦国的玉玺的玺文,和隋唐时期的玉玺的玺文,根本就不一样! 我们能把它们当成是同一款吗? 至于以后,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块玉玺“奇迹”般地多次出现,连历史学家们都断言,无法论证为真。 我想,对于玉这种易碎品而言,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它何以能够坚挺地存在而不被损毁?也许,传国玉玺已经彻底湮灭消失,再也无法让后人一睹其荣光了…… 历史的真相,依然在重重迷雾中有待我们及后人去探索,时间或许会给出答案,或许……永远也没有答案。
玉玺是皇帝的印章,特别是秦始皇所制作的玉玺,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天命之所在,被称为传国玉玺。在中国,没有一件宝物能够像传国玉玺那样具有传奇性,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争夺。 何谓玉玺 玺就是印,中国玺印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在春秋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殷商时期。秦始皇以前,对于印的使用没有太多限制,老百姓也可以用金玉做印章,印章上也可以用龙虎钮。从秦始皇开始规定,皇帝的印称为玺(皇后或太后的也可称玺),用白玉,螭(读吃,一种小龙)虎钮,而其他人则不允许用,从等级上玉高于金。皇帝的玉玺是一组六枚,分别叫做“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印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称为乘舆六玺。其中皇帝行玺,用于封国;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西汉南越国文帝行玺 金印除了这六枚玉玺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制作了一枚特殊的玉玺,据说这枚玉玺由玉工孙寿刻制而成,用螭虎钮(也有说是五龙钮的),李斯亲自用大篆书撰写印文,印文像是鱼龙凤鸟的形状。这枚特殊的玉玺就是传国玉玺。 和氏璧的故事 说到玉玺就不得不提到和氏璧。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一说是荆山,一个意思)得到了一块璞玉(包着石头的玉),他把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工看,玉工说是石头,楚厉王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腿。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把璞玉献给楚武王,楚武王让玉工看,玉工还说是石头,楚武王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腿。等到楚文王继位后,失去双腿的卞和无法再去献宝,只得抱着璞玉在楚山下面苦,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流出了血。楚文王听说后,派人问卞和,天下受刑被砍腿的人多了,为什么你要这样哭个不停啊?卞和说我哭不是因为受刑,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说成石头,明明是忠良却被认为是骗子。楚文王让玉工把璞玉剖开,果然得到了一块美玉,这块玉被雕成了一枚玉璧,为了纪念卞和,称为和氏之璧。 春秋时期夔龙纹玉璧 战国时期,这枚和氏璧到了赵惠文王的手中,秦昭襄王听说了,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实际上是要强夺和氏璧。赵惠文王没办法,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识破了秦王的诡计,上演了一出完璧归赵的好戏,为赵国保住了和氏璧,和氏璧也因此天下闻名,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物。 后来和氏璧应该是还落到秦始皇手中。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写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昆山之玉指的是和田玉,而随和之宝指的就是随侯珠和和氏璧。可见和氏璧是在秦始皇手中,而奇怪的是,之后和氏璧就神秘的消失于历史典籍之中了,它到哪儿去了呢? 传国玉玺是用什么做的? 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把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李斯亲笔写下篆字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以之后和氏璧就不存在了。那么传国玉玺真的是和氏璧制成的吗?恐怕未必。 和氏璧是一种玉璧,什么是玉璧呢?玉璧是正中有孔,扁平的圆形玉器,原来是一种祭祀上天的礼器,类似的还有玉瑗(读院)和玉环。《尔雅》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什么意思呢?玉璧的边叫“肉”,中间的孔叫“好”。如果外面边的宽度是中间圆孔直径的两倍,就称为璧;中间圆孔直径是外面边宽度的两倍,称为瑗;边的宽度和中间圆孔直径相等的,称为环。但是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并不是都很符合这一比例关系。总之,和氏璧应该是一个中间有孔的圆片状的东西。春秋时期的玉璧直径大小不一,大多在10厘米左右,厚度一般不足1厘米。 西汉皇后之玺 那么问题来了,中间有孔的圆片状玉璧能做成玉玺吗?从大小上看,做成3厘米左右见方的到是有可能,但是厚度不够啊。而要做成10厘米见方的,玉璧的直径至少得要30厘米,这种大小的玉璧比较少见,而且厚度更加存在问题。所以传国玉玺不大可能是和氏璧做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做成的呢? 《芈月传》电视剧中开脑洞的和氏璧 除了是和氏璧所制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传国玉玺由蓝田玉制成。如《晋书》中记载: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这样,传国玺的材质就有和氏璧和蓝田玉两种可能,而印文也有了两个版本。关于传国玺(包括和氏璧)的颜色,有人说是白色,有人说是蓝绿色、绿色或苍色(青绿、青黑),有人说是黑色,有人说是蓝田色(什么鬼?),有人说正面看是白色,侧面看是碧绿色,还有人说会放出五色的光芒。 蓝田自古出产美玉《汉书》中有:“蓝田,山出美玉”的记载,李商隐那首著名的无题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也提到了蓝田玉。蓝田地处西安市,距离咸阳也不远,秦始皇用蓝田玉做一方秦国传国玺的可能性很大。只是这个传说中美妙的蓝田玉究竟是什么,现在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蓝田玉已经挖没了,现在看不到了;有人认为蓝田玉并不产自陕西蓝田,而是出自西域;还有人说现在蓝田县开采的蓝田玉就是古人说的蓝田玉。 现代蓝田玉手镯 现今在陕西省蓝田县城南约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蓝田玉矿,或者说是现代蓝田玉矿。现在的蓝田玉大多为碧绿或黄绿色,是一种蛇纹石化大理岩,其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和叶蛇纹石以及少量的滑石,质地并不像古人描述的那样美好,价格也不是很高。 再说说和氏璧是什么玉。发现璞玉的楚山这一地名很可能只是泛指,并不明确。有人认为和氏璧的玉质最有可能的是出产于楚国境内的独山玉。独山玉也称南阳玉,色彩较丰富,类似于翡翠,矿物成分属于蚀变斜长岩,主要为黝帘石化斜长岩及其它蚀变斜长岩等。如果和氏璧没有被做成玉玺,有人推测它可能被陪葬于秦始皇陵墓中,也可能毁于秦末的战乱。 独山玉矿石 玉玺的传奇 秦始皇做了传国玉玺,本打算大秦朝能够传至万世,没成想二世而终。秦朝灭亡时,秦王子婴将秦国的玉玺献给了刘邦,之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传国玉玺完成了第一次的“传国”。当然,实际使用的是六玺,传国玺只是作为一个象征。 西汉末年,王莽要扶持孺子婴做傀儡,就让堂弟王舜去找自己的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很生气,但是也担心王莽的威胁,不敢不给,只得把玉玺扔到地上。据说传国玉玺因此被磕掉了一个角,后来被巧匠用金子补上,称为金镶玉玺。王莽死后,绿林军得到了玉玺,之后又传到了赤眉军手中。赤眉军被刘秀击败后,将玉玺献给了刘秀,玉玺在东汉继续流传了下去。 向巨源传本玉玺印文 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杀死了大将军何进,少帝和陈留王出宫避难,仓促间来不及携带玉玺,回来后发现六玺都在,唯独少了传国玉玺。后来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带着献帝迁往长安。参与讨伐董卓的孙坚带兵进驻洛阳废墟,打扫祭祀汉室宗庙,发现一口井里冒出五色光芒。孙坚派人到井里打捞,发现了传国玉玺,可能是十常侍之乱时,掌玺官藏到井里的。孙坚死后,想要僭位称帝的袁术(一说是袁绍)绑架了孙坚的夫人,索要走了传国玉玺。袁术败亡后,玉玺又回到了汉献帝手中。后来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了曹丕,玉玺自然也传给了曹丕。据说曹丕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还让人在玉玺的侧面刻上了“魏受汉传国玺”的字样。 不久,曹魏的皇位又禅让给了司马家的晋室,西晋持续时间不长就灭亡了,传说战乱中玉玺到了后赵的石勒手中,石勒又在玉玺的侧面刻上了“天命石氏”四个字。这时玉玺一直在北方政权中流传,而偏安江南的东晋由于没有传国玺,被讥讽为“白板天子”。玉玺辗转传到武悼天王冉闵手中,冉闵被前燕的慕容儁抓了俘虏,他的儿子和手下为了向东晋求救兵,把玉玺送给了东晋,自此玉玺又流传于南朝。南朝梁武帝时期,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死后,他的手下带着玉玺逃走,后来被北齐一名叫辛术的官员得到,玉玺又回到了北朝的北齐,之后传给了隋朝。一说真正的传国玺依然留在南朝,直到陈国被隋朝灭亡后,传到隋朝。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政权太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很多政权都私刻或伪造过传国玺。北周在原来六玺的基础上,又做了两枚玉玺,一枚为神玺,号称受之于天;一枚为传国玺,号称受之于运,与六玺合称八玺。新的两玺没啥实际的作用,就是皇帝开宴会的时候拿出来摆着。 蔡仲平传本玉玺印文 隋朝也弄了八玺,神玺还是没啥用,受命玺准备封禅的时候用。隋朝末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之后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杀死,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后,他的手下将玉玺献给了李世民,从此玉玺到了大唐朝。传说隋炀帝的萧皇后去突厥的时候带着传国玺,直到贞观四年李靖打败了突厥,接回了萧皇后,传国玉玺才回到大唐,这一说法可信度不高。 唐朝也是八玺,神玺用于镇国;受命玺用于封禅礼神。太宗所刻受命玺,以白玉为螭首,印文为:“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武则天认为玺与“熄”发音相近,不吉利,所以改称玺为宝,唐中宗复位后又改称玺,唐玄宗继位后,又改回宝,天宝初年,改玺书为宝书,此后玉玺都称为宝或宝玺。天宝十年,又将传国宝改称为承天大宝。 毕景儒传本玉玺印文 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玉玺先是从唐朝传到朱温的后梁,接着又传到李存勖的后唐。据说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身亡的时候,传国玺跟着一起被烧毁了。玉石在大火焚烧之下是能够解体的,如果传国玺真的和李从珂一起被烧掉了,那么后唐之后就不存在传国玉玺了。之后的后晋后周都是自己刻制的受命宝,后晋刻的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和“皇帝神宝”,后周刻的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宝”和“皇帝神宝”。 宋代的皇帝也都是自己刻的玉玺,其中受命宝的印文是“恭膺天命之宝”、“天下同文之宝”、“承天受命之宝”、“天授传国受命之宝”等,宋徽宗还自己刻了一方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受命宝。此外还有印文为“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的镇国宝和“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的定命宝,与六玺合称九宝。当然这些玉玺在靖康之乱的时候基本上都被金人得到了。宋代也有人自称捡到传国玺献给朝廷,镇国宝就是有人进献的。宋哲宗在位时,咸阳有个叫段义的人进献了一枚玉玺,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蔡京等十三人鉴定,认为就是流传下来的秦朝传国玉玺。可是从后来宋徽宗自己又刻了一方同样印文的玉玺来看,这个进献的传国玺并没有得到认可,赝品的可能性很大。 自三国以后,传国玉玺的踪迹在史书中还是有迹可循的。到了宋代,宋朝皇帝仍然对玉玺朝思暮想,据说后来又找到了这块玉玺。直到北宋灭亡,玉玺被金国人掠走,最后落入元朝人手中后,彻底失去了踪迹。 毕景儒传本“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印文 南宋的受命宝为“大宋受命中兴之宝”,其他的基本和北宋一样。南宋末年,宋恭帝向元朝的伯颜投降,献上了玉玺,这里所献的应当也是南宋皇帝自己制作的玉玺。元朝在玉玺上玩的花样不多,基本上保持了传国宝、受命宝和六玺这八宝。据说伯颜曾将元朝太府监所藏的历代玉玺都磨去文字,作为玉料赏赐给了手下。只有武则天的玉玺因为印文刻的特别深,磨不掉,才幸免于难。 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逝世,这时御史中丞崔彧宣称自己从元朝开国大将木华黎的曾孙家里得到一枚玉玺,玉玺的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献给了忽必烈的儿媳,后来的徽仁裕圣皇后。有人鉴定说这就是秦代的传国玺,徽仁裕圣皇后亲手把玉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孛儿只斤·铁穆耳,帮助他顺利的继承了皇位。这枚玉玺完成使命后,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终。 明初,元顺帝只是被打跑了,并没有向大明投降,所以明朝没有得到前朝的玉玺(后来讨伐北元的时候,抢到了一些),只能自己做。这种情况下,明朝对玉玺的队伍进行了大扩军,明初有十七枚宝玺,包括“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玺”、“丹符出验四方”。嘉靖十八年,又新制了七枚,包括“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民之宝”,总共是二十四枚宝玺,各有各的用处。做这么多的玉玺,大概是想要淡化传国玺的影响。 不过,在明朝有许多发现传国玉玺的消息,但都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一时期的人们,包括皇帝,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大为改变,不像之前朝代那样看重了。 故宫旧藏“大明皇帝之宝”白石印 其实明朝人对于所谓的秦传国玉玺,早就不纠结了。弘治十三年,有个平民在河道里挖到一枚玉玺,色青微白,印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当地巡抚进献给了朝廷。礼部尚书傅瀚认为这枚玉玺与史籍上记载的并不相符,宋代以后的传国玉玺应该都是伪造的。自古受命以德,不以玺,我们自制的宝玺足以垂法万世,不必用伪造的秦玺来贻笑后人。弘治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薄赏献玺者,对于那颗玺也“却而不用”。此后有民间或者是蒙古人进献玉玺的,基本上都没得到重视。 明末,传国玉玺又出现了。据说当年元顺帝把它带到了蒙古,后来丢失了,过了二百多年,被一个放羊的捡到了,之后又到了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的手中。林丹汗死后,察哈尔蒙古归降后金,这枚玉玺也献给了后金的皇太极。皇太极得到玉玺后很快称帝,建立大清。 之后清朝对于玉玺的制度和管理比较混乱。据乾隆考证,《大清会典》记载的御宝有二十九枚,而实际上仅交泰殿里就有三十九枚,而且有些用法也不对。那三十九枚中,有一枚没有印文的,也混在了里面。还有一枚的印文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也不知道是哪来的,估计就是皇太极那枚。此外乾隆三年,督河官还进献了一枚玉玺,印文同样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两枚都被乾隆认为是仿造的秦玺。 乾隆将清代的玉玺数量定为二十五枚,原因其一是因为周朝传了二十五代,是延续最久的朝代,乾隆也盼着清朝能够延续二十五代;其二是因为《周易》中有“天数二十有五”的说法。这二十五枚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之宝、皇帝之宝(满文)、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各有各的用处。材质有白玉、碧玉、墨玉、金、檀香木等,边长在6—19厘米之间,大小不等,印文均为满汉两种文字,只有一方皇帝之宝全部为满文。二十五玺统一保存在交泰殿里,其制度也一直保持到了清代结束。 除了这些“公章”外,皇帝还有一些私章,比如刻印最多的乾隆有“古稀天子之宝”(51方)、“八征耄念之宝”(64方)以及盖过无数书画的“乾隆御览之宝”等各类玺印一千余方。目前二十五玺和大部分的皇帝私章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一小部分私章则在清末民国的动乱中流落到了民间。 乾隆“古稀天子之宝”——牛皮癣不是浪得虚名的 清 大清受命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皇帝奉天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迁出紫禁城时,张壁等人曾在宫中追索镶金的传国玉玺,的确没有找到。 至此以后,这件至关重要的瑰宝,到底去了哪里,一直是一个谜。 虽然有传闻,说在1948年因时局混乱南逃的一艘轮船上载有传国玉玺,不过那艘轮船最终因为触角沉没大海,从此传国玉玺的下落就成了世界历史谜团。 故宫里现在放着代表皇权的宝玺到底有多少块呢? 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 故宫存了多少方代表皇权的宝玺? 去故宫在游览的时候,在乾清宫的后面有一个交泰殿,交泰殿里放着清朝时期的皇帝宝玺,游览的时候可以留意。那么宫里现在放着代表皇权的宝玺到底有多少块呢? 清初的时候宝玺有29方,到了乾隆初年宝玺数目到了39方,管理比较混乱,乾隆年间,把宝玺整理分类,重新规定了宝玺大印一共有25方。 这25方宝玺有不同的作用,25方宝玺其中23方是玉制的,一方木制的,应为檀香木,一方金制的。它们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制度。 这25方宝玺在应用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到皇位的继承、大臣的任命、民族、外交、征伐、祭祀、赏赐等各个方面。 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其中“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这4宝不经常用之外,其余21宝是经常使用的,从清代档案来看,用的最多的是檀香木的“皇帝之宝”和青玉“敕命之宝”。“皇帝之宝”用于皇帝颁布的诏书,“敕命之宝”用于皇帝签署的敕谕。道光十四年册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诏就是用的檀香木“皇帝之宝”。 乾隆为什么把宝玺定为二十五方呢?在乾隆帝《匣衍记》有记载:二十五之数,取意于《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是希望大清像周朝一样可以立国八百年,像东周一样传25位帝王。 为什么把宝玺放在交泰殿呢?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玉坤宫,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在天地之间交汇交融的地方,起名交泰殿,泰是八卦里的一卦,天地交织为泰,是希望天地、阴阳在此交融和谐、天下太平的寓意和愿望。而且交泰殿也是皇后办公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的地方,也是希望男女和谐,期盼多子多福的意思。 乾隆重新规定了25方宝玺,是有他的美好愿望的,但是清代传了10几代就灭亡了,也是乾隆愿望的落空了。 传国玉玺在最初是什么样子呢? 《史记》记载的其实挺简单: 公元207年,刘邦入关,子婴没办法,只得投降。 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 非常屈辱的投降方式,用绳子系着脖子,驾着白车白马,捧出了天子玺符。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天子玺符”四个字,也没讲是什么材质,上面有什么文字,什么都没说。所以,后世围绕这四个字开始扩句。 我们大概可以猜测这个天子玺符是秦始皇传下来的,毕竟史载始皇制玺,才不过二世,丢的可能性不大。汉代人大概和我们想的一样,也说不准他们有其他的证据。总之,这枚天子之玺在汉代便被当成了传国玺,藏在了长乐宫。从天子玺符到传国玺,虽然史书上对它的记载少了一个字,不过地位却有了大大的提升,并由此替代秦始皇遍寻不得的九鼎成为了传国的宝贝。 这样的宝贝自然要有更详细的描述。所以通过汉人的扩充,我们知道了传国玺的材质是蓝田玉,上面刻着李斯写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并且还附带故事一则,讲的是王莽篡汉,太后王政君一气之下啪叽摔了玉玺。 对于这枚传国玺有没有被摔坏,史学家各执一词,但是后来基本认为正宗的传国玺还是缺了一个角的。 不过,无论是秦末被子婴屈辱的交接给刘邦的“天子玺符”还是汉代的代代相传的“传国玺”,基本能肯定是同一枚玉玺。 然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几个政权并存也是常事,便开始出现伪造玉玺的现象。也是在这一时期,传国玉玺的材质有了其他说法,说是和氏璧制成的,而且传着传着大家也就信了。 这就比较乱了,同时出现了两枚传国玉玺,一枚是蓝田玉的,一枚是和氏璧的。和我们一样没见过传国玉玺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所以大家又开始合理推测: 这传国之玺啊有两枚,一枚是蓝田玉的,一枚是和氏璧的。题主问的这枚上刻“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由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据说在始皇二十八年就被秦始皇投入洞庭湖平息风波了,应该并没有流传千年历经沧桑。 那蓝田玉制成的去哪了呢?大概便是五代之后,下落不明的那块。不知道是与李从珂一起被焚失踪还是被人掠去一起入土了。 但是,传国的宝贝是不能被轻易放弃的。 后世一边孜孜不倦地寻找传国玉玺一边时不时得传出一些传国玺重现人间的传说,很可惜,没有一枚是真实的。 从宋至清,传国玉玺就不知重现了多少次。比如乾隆三年,有农夫在河道中挖到了一枚玉玺,上书“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引起了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不过最后乾隆皇帝通过材质打假成功,把它当做古玩收藏了。 而今,我们可以在故宫博物院还可以看到这枚“传国玉玺”。 时移世易,传国玉玺早已不再是王权的象征,如果真有出世的那天,我倒是很期待可以史料互证一下,看看前人的扩句都准不准确。 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打造而成是谣言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认为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的。 相传在秦朝时,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为原料制作了一枚传国玉玺,后来这枚玉玺在历朝历代传承,成为了象征皇权的信物。 不过,这种说法或许并不能代表历史的真相。它可能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误区和谣言,这个谣言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然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事实上,传国玉玺跟和氏璧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三点根据: 一、“璧”的含义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氏璧。 所谓和氏璧,是流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相传由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湖北荆山上发现,并把它献给了楚王。后来,和氏璧流传到了赵国,又最终落入了秦王之手。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和它有关。 那么,到底什么是“璧”呢? 按照《说文》解释:“ 璧,瑞玉环也。” 所以,“璧”就是指一种形状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环形玉器。 璧的形状和它最初的用途有关,在商周时期,璧的作用并不是用来装饰,而是一种用来沟通天地的祭祀礼器。古人认为,在玉器的中间挖一个孔,就可以通过这个孔建立起人类和神灵之间交流的通道。 因此,和氏璧应该也是一个形状扁平,中间有孔的玉环,其厚度应该最多不超过2厘米。在现代的很多博物馆里,仍然存放着大量古代玉璧的实物,都是这样的形状。 而传国玉玺又是什么样的呢? 1968年,一个小学生在陕西省咸阳市捡到了一块玉玺,上面刻着“皇后之玺”的字样。经鉴定,这是一块西汉早期皇后使用的玉玺。西汉与秦朝相隔不远,通过这块玉玺,我们可以大致想象出传国玉玺的真实形状。 不过,传国玉玺的真实尺寸肯定要比“皇后之玺”大很多。按照《三国志》裴松之注的记载,传国玉玺的形状是“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秦汉时期的一寸约等于今天的2.3厘米,那么4寸就相当于9.2厘米。 所以我们可以推算,用一个形状扁平,中间有孔,厚度不超过2厘米的玉璧,是根本不可能雕刻成形状四四方方,尺寸达到9厘米的玉玺形状的。从这点上来说,传国玉玺就应当与和氏璧无关。 二、荆山玉还是蓝田玉 除了尺寸,我们还可以从材质的角度进行讨论。 《韩非子·和氏》记载: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这一段话是关于和氏璧最早的记载。从中可知,和氏璧开采于楚山,而楚山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荆山,位于湖北省的西部,襄阳市以西的位置。卞和是楚国人,在湖北荆山开采出和氏璧,合情合理。 因此,和氏璧是一块开采于荆山的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荆山玉,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假如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那它的材质也应该是荆山玉才对。 可是,在很多史书中都有对传国玉玺材质的记载,说传国玉玺其实是一种蓝田玉,而并不是荆山玉。 例如,东汉卫宏在《汉旧仪》中记录: 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 南梁时期的沈约在他编纂的《宋书》中写: 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 唐代房玄龄编写的《晋书》中也指出: 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汉高祖佩之,后世名曰传国玺。 蓝田玉,因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蓝田山而得名。其色泽非常多样,包括白、黄、绿、墨等多种。在外观方面,蓝田玉和荆山玉有非常大的差别。 蓝田县的地理位置 同时,不管是《汉旧仪》、《宋书》还是《晋书》,都属于正史记载。而且这些史书著作时,传国玉玺都还存在于世。这些书的作者如沈约、房玄龄等,都是有机会亲眼见到传国玉玺的高官,他们的记述必定非常的可靠。 所以,传国玉玺的材质应当是产自陕西蓝田的蓝田玉,而不是和氏璧那种荆山玉。两只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传国玉玺有多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传国玉玺肯定不像电视剧所言的那么巨大。不妨了解以下几个出土的印玺作为参考。 图5 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剧照 图6 保存于日本的“汉委奴国王金印”,边长2.35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 图7 秦“宜阳津印”,方形,边长在2.2厘米左右,即秦制一寸。 图8 西汉广汉大将军银印,高2、边长2.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图9 战国“春安君印”,边长2.3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图10 汉代诸侯王玺“广陵玉玺” 1981年,发现的汉代诸侯王玺“广陵玉玺”。纯金铸成,龟钮,长宽各2.3厘米,通高2.1厘米。据《后汉书·明帝纪》载:“永平元年(58年)八月卯子徒山阳王邢为广陵王,遗就国。”故此印主应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广陵王刘荆, 图11 汉武帝刘砌赐给滇王的金印“颠王之印” 1956年,出土的汉武帝刘砌赐给滇王的金印“颠王之印”。《史记》中有“西南夷长百数,独夜郎、颠受王印”之载。这颗金印亦为纯金铸成,蛇钮,长宽各2.3厘米,通高2.2厘米,重90克。 图12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在1968年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玺印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普遍人为这是吕后的印章。对比皇后的玉玺,皇帝用的玉玺,大小应该相差不大,厚度也不会像电视剧中那么厚。 而到了清朝,清乾隆“古稀天子之宝”玺,长13厘米,宽12.9厘米,高10.5厘米。 由此可见,汉代前后从王后到藩王,边长都在3厘米以内。传国玉玺应该和一个人的大拇指大小差不多。电视剧里的玉玺大小显然受了清代玉玺的影响。 三、谣传从何而起 从以上两点可以判断:传国玉玺不可能是用和氏璧雕刻成的,两者之间根本毫无关系。 可是,为什么今天还一直流传着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打造而成的谣传呢? 其实,这个谣传的兴起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崔浩。 崔浩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帮助北魏统一北方,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谋臣。他在自己的著作《汉纪音义》中记载: 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由于崔浩的身份和地位,他著述的观点自然引起了后世学者们的重视,从而被很多人开始引用。最早的时候,是唐朝的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用了崔浩的观点,到后来的宋朝、明清以至于现代,仍然有很多著作采取这种说法。 于是,传国玉玺用和氏璧打造的说法才流行开来,越传越广。 可是,这种说法是否真的站得住脚呢? 前文已经说了,无论是尺寸还是材质,传国玉玺都跟和氏璧匹配不上,两者不可能有关联。而且,崔浩是北魏时期的人,他生活的年代距离秦朝足足相隔了700年。如此长的历史周期,根本无法成为权威的证据。 因此,传国玉玺与和氏璧之间的联系,或许仅是一个源于北魏崔浩,后来又被误传了千年的谣言。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认为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玉工将稀世珍宝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即寿永昌”,以此为美好的愿望伴随大秦基业千秋万世,一直流传下去。 可世上哪有永远的王朝?秦二世而亡,而传国玉玺也被历代当做正统象征流传了下来。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朝代真正的做到千秋万代,就连传国玉玺也逐渐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无踪。 于是和氏璧、传国玉玺两者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无数奇思妙想。 不过,遗憾的是,和氏璧被雕刻成传国玉玺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谣言。 其实这个传国玉玺完全还原错了 曾经玉璧难为玺 和氏璧的故事最早见载于《韩非子·和氏》中: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在这段话中其实隐藏了非常关键的二个线索,一和氏得到的是玉璞。《玉篇》称“玉未治者”为璞,可见玉石最初是被石头包裹在内。而楚厉王命玉工相之,得出的结论就是石头,说明玉藏的比较深,以至经验丰富的玉工都不能发现。 二“奉而献之”即用双手举着献上,说明这块玉璞并不大,至少双手能托动。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璞玉,期间要先去掉外面的石皮,再根据玉石的特点精雕细琢,甚至只会挑选出玉石中品质最好的那一部分,因此这这都造就了和氏璧不会很大。 当然《韩非子》不是一部严谨的正史,其中的描述难免会为了凸显文章的思想而有夸张和虚构。这两点线索只能从侧面进行佐证。 而和氏璧不可能被雕刻成传国玉玺,最重要的证据在于其形制。《史记·蔺相如传》载: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为什么说和氏璧就不能雕刻成玉玺了呢?《尔雅·释器》: 肉倍好谓之璧。《刑昺註》肉,边也。好,孔也。 并参考现在考古的发现可以知道,璧是一种中间有孔的平圆玉器,且边和孔的比例为二比一。在《尔雅》中也有记载,边与孔的比例为一比二的叫做瑗,比例为一比一的叫做环。而且玉璧的尺寸不会大于六寸,否则便会称之为宣。 因此,从正常的逻辑出发,一个正常中间有孔的扁平圆形玉璧怎么也没法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玺。 那传国玉玺是和氏璧雕刻而成的谣言是从哪来的呢? 有记载最早可能是出自北魏崔浩的《汉纪音义》: 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但此书已佚,且孤证不立,不知真假。 而后将这个观点发扬光大的则是《录异记·异石》: 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而《录异记》是一本由五代前蜀道士杜光庭编写的神仙故事集,也就是说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来源于一部小说! 另外一提的是这位杜光庭还写了一部叫《虬髯客传》的唐传奇小说,讲述了红拂女和李靖私奔,以及虬髯客海外自立的故事。也就是现在“风尘三侠”形象的来源。 和氏璧去哪了? 《战国策》: 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讲述了当时各诸侯国所拥有的异宝,其中和璞便是尚未被雕刻成和氏璧的璞玉。后来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是,后来楚国为了向赵国求婚,于是便将和氏璧送入了赵国。 第二个是,楚威王将其赏赐给了攻打魏国有功的令尹昭阳。在一次宴会时,和氏璧被拿出来观赏,突然有人大喊水中有大鱼。于是所有人都围过去观看,等再回过神来时,和氏璧已经不见了。大约过了50年后,和氏璧出现在赵国,被缪贤以500金购得。但此事被赵惠文王知道了,通过各种威逼利诱,将其占为己有。 这两种说法都不知道真假,但和氏璧再次出现的时候,的确在赵惠文王的手中。之后就发生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大家在中学课文中都曾经学过。 可是“弱国无外交”,赵国虽然暂时保住了和氏璧,但其最后还是到了秦王手中,关于中间的具体过程,不得而知。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写道: 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可见随珠、和氏璧,这两大春秋异宝都已经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但至此之后,历史上也就再也没有两件宝物的记载。有种说法认为它们都与中国的第一位皇帝,长眠在秦始皇陵中。 蓝田之玉可以攻玺 汉代大儒蔡邕著《断独》曰: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纽。……此诸侯大夫印称玺者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羣臣莫敢用也。 玺即是印,在秦之前百姓都以金玉做印,而诸侯大夫的印被称为玺。但秦朝统一天下后,规定只有天子的印可以称为玺,用玉,螭虎纽,这三点群臣百姓不可僭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平常见到影视书籍中都称皇帝的印章为玉玺。 而且实际上,皇帝的玉玺并非只有一块,在《后汉书·舆服》中李贤注曰: 《汉旧仪》曰:“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征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 即皇帝行玺:以报王公;皇帝之玺:以劳王公;皇帝信玺:以召王公;天子行玺:以报四夷;天子之玺:以劳四夷;天子信玺:以召四夷。 各有不同的用处,被称为“六玺”,再加上传国玉玺共七玺。但是五代之后,传国玉玺遗失,因而出现一种说法认为,传国玉玺其实是六玺的统称,并不存在。 而我们前面说到,传国玉玺并非是和氏璧雕刻而成,那么其实用哪里的玉雕刻的呢?这点在宋朝《太平御览》中有明确的记载: 《玉玺谱》曰: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是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即传国玉玺的材质应该是蓝田玉,《太平御览》是专门给宋朝皇帝阅读的百科全书,其记载应该比较可靠。另外在《蓝田县志》和《续蓝田县志》中都有“秦得蓝田玉制为玺”的记载,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的可靠性。 《周礼》曰: 玉之美者曰球,其次为蓝。 可见前秦时期,蓝是美玉的象征,蓝田的意思即是盛产美玉的田。且蓝田在秦朝都城咸阳以东六十里,秦始皇就更不可能舍近而求远了。 而说到玉玺,则还有一个直接的证据,也说明,和氏璧不能雕刻成传国玉玺,那便是尺寸。 《北齐书·辛术传》载: 辛术镇广陵,获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於太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汉书·舆服》李贤引《吴书》注曰: 方围四寸,上有纽文槃五龙,瑨七寸管,龙上一角缺。 宋郑文宝所著《玉玺记》载: 秦玺者,李斯之虫鸟篆也,其周四寸。 可见,传国玉玺的大小为四寸,这也比较符合周礼:“天子执冒(通瑁)四寸,以朝诸侯”的说法。 秦汉度量衡沿袭周朝,四寸一尺,一尺为23.1厘米,因而长宽因在9.24厘米,差不多刚好托在一个成年男子手掌上。但如果按照这个尺寸,那么想要把和氏璧雕刻成玉玺,大小明显不够,必然要把中间的孔洞也雕刻进去。 传国玉玺去哪了?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并将这枚玉玺献出。刘邦称帝时,即佩戴了这枚玉玺,并从此世代相传,称为传国玉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传说中,王莽命王舜向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玺,太后大怒,将玉玺掷向王舜,以至磕掉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镶补。但现在影视剧中,关于金镶玉玺的还原,其实都是错误的。 《汉书·元后传》载: 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 其中并没有写摔碎一角之事。后翻阅各类史料,包括比较严谨的《资治通鉴》等,都无任何记载。 而在《吴书》中记载: 其井每有五色气从井中出,坚使人浚之,得汉传国玉玺,其文曰:"授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绥交蟠五龙,龙上一角缺。 《玉玺谱》又载: 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 很明显,传国玉玺上缺少的一角应该是螭虎纽上其中一条螭龙的一个龙角,而非玉玺四边的角,也未见用黄金镶补的记载。至于流传的王莽命工匠用黄金补上一角的说法,未找到任何出处,恐怕是以讹传讹,更或玉器工匠及商人为抬高金镶玉价格的谣传。 公元23年,王莽被杀,玉玺被绿林军将领李松所得,并送与更始帝刘玄。刘玄兵败被赤眉军所虏后,玉玺又落入了刘盆子所得。再到刘盆子兵败宜阳,玉玺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手中。 东汉末年,孙坚讨董卓入洛阳,见井中有光,便命人打捞,得到传国玉玺。一说是袁绍知道后,拘禁了孙坚的妻子,逼迫得到了传国玉玺,后曹操灭袁绍得到了传国玉玺。另一说是,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以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三千,后袁术称帝失败,玉玺被曹操得到。 不管是哪种,魏代汉后,传国玉玺入魏,曹丕命人在上面刻“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隶字。西晋代魏,传国玉玺又落到了司马氏手中。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先后落入刘曜、石勒之手,石勒又别出心裁的在传国玉玺的右侧刻上了“天命石氏”四个字。 不过玉玺也没能保护石氏,仅过二十年便传到了冉闵的手中。后冉闵为向东晋乞求援兵,传国玉玺又被晋将谢尚所得,以三百精骑连夜送回建康。 此后,玉玺在南朝历经宋、齐、梁、陈,最后归隋。隋亡后,萧后带着隋炀帝之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因而唐朝立国之初并没有传国玉玺,为了弥补遗憾,唐太宗刻“受命宝”、“定命宝”等代替。后贞观四年,李靖攻突厥,重新得回传国玉玺。 唐末,朱温篡唐,夺传国玉玺建立后梁。十六年后,后唐李存勖灭后梁,得传国玉玺。936年,后唐废帝李从珂携带传国玉玺与全族登玄武楼自焚而亡。 从此,传国玉玺失踪,或许已经随李从珂玉碎,从此长埋废墟瓦砾之中。 后周建立后,郭威遍寻传国玉玺不得,于是自制玉玺两方,由冯道书“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以及“皇帝神宝”,后传至北宋,宋太宗又加"承天受命之宝"。到了宋仁宗时,为了弥补遗憾又加了作"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到了宋哲宗时,有农民在耕田的时候发现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经过当朝十三位大学士的考证鉴定,确认为秦始皇所做传国玺,不过当时朝野很多人都认为这其实是伪造的。这枚传国玉玺,在靖康之耻中随着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国掠走,再次失踪。 元朝建立后,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传国玉玺又突然出现在元大都,并公开叫卖,被伯颜购得。后来伯颜收缴各国历代印玺,并将其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作为私人印章。估计这枚传国玉玺也非真品,或者是宋朝仿品。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再次失踪,尽管明清两代,玉玺不时出现,但均被认定为假。 实则从公元936年后唐灭亡,李从珂自焚玄武楼起,之后的传国玉玺便真伪难辨了。此后历代王朝为了证明自身的正统性,从未放下对传国玉玺的执念,又使其更加的扑所迷离。 到了今天,传国玉玺的政治价值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文物,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朝代更替,具有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我真心希望有一天能够奇迹发生,使始皇帝的传国玉玺重见天日,也使我能够得窥真容。 谣言总结 关于传国玉玺,最为人熟知,甚至无数人信以为真的谣言有二: 一、传国玉玺为和氏璧所雕刻而成。真相:传国玉玺所用材料实际为蓝田玉。 二、传国玉玺曾破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因而又称“金镶玉玺”。真相:金镶玉玺历史从未记载,只有螭虎纽上断一龙角的记载。 传国玺的材质话题渊源 其实,在南北朝时,关于“传国玉玺”的材质已经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距离“传国玺诞生”已经五六百年了。 【一般来说,玉中有孔,称之为璧。】 在北魏帝国,崔浩提出:传国玺是和氏璧制作而出的。 北魏·崔浩《汉纪音义》曰: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而在南朝人沈约(宋齐梁之际)著《宋书》中则写到,传国玺是蓝田玉所造。 《宋书·礼志五》: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往后的唐代,在当时流传的《玉玺谱》中的说法,也是继承了沈约的说法。 《玉玺谱》: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 因为“传国玺”在历史上的传承路线是在南朝这一系,最终也入了隋唐,所以,北魏崔浩的意见可信度倾向于无。 崔浩一辈子都没可能见过传国玺,他说传国玺的故事可信度怎么可能高过沈约? 传国玺的材质争议 从南朝上溯到秦汉去寻找传国玺的材质记载,很可惜,找不到,在东汉时期,卫宏著的《汉旧仪》一书上,记载皇帝的六块玉玺(非传国玺)是白玉所制,仅此而已。 《汉旧仪》: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 如果强行猜测,传国玺大概也是白玉所制。 在汉魏之际,是没有“传国玺为和氏璧所造”的故事的,过了几百年,从一辈子没可能见过传国玺的崔浩口中说出来,所谓“信口雌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到了宋代,曹彦约著《玉玺本末》来考证传国玺的材质问题。写道: 汉宣帝立玉宝璧祠于未央宫中,刘原父以为受命宝。 “和氏璧”当是据崔浩而言,崔浩《汉书音义》曰“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舒元舆云“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则其玺当为白玉; 徐令言云“其玉出蓝田山”蔡京等云“其色绿如蓝”则其玺当为绿玉; 《石虎别传》曰“武乡长城县韩强在长城西山岩石间得玄玉一方,四寸,与玺同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虎以为“瑞则又有玄玉者矣”。 由此可见,传国玺的材质问题到了宋代,又是各说纷纭。 现代流传 “传国玺”自唐末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再无现身,同样的“和氏璧”也更早就消失了(汉代都没有记载),所以有好事者(如崔浩)附会传说成:和氏璧被制作成了传国玺。 让两个大“神器”之一的“和氏璧”有了“历史归宿”,这纯属谣传。 当然这种谣传是很有市场的,毕竟,大家喜欢听一些历史八卦,让两大神器结合在一个故事里,符合大家对传说的期待。如果说出真相时,只用 两个字:没了! 三个字:不知道! 大家都会觉得失望,觉得历史冷冷冰冰,索然无味。 所以,有好事者发明一点历史花边故事,给大家一些幻想空间,填补一些“历史空白”,增加“故事美感”…… (严肃脸)“发明历史”真不是现代人才有的事,其实古已有之! 最后我要说的是,对于“历史故事谣传”,普通人没有分辨能力很正常,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要知道史学圈内的学者也常常会中招,被古人坑,例如: 现代史学家王利器(1912年~1998年)在给《颜氏家训》做集解时,也采信了崔浩的说法,他在注文中也写道: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哎!专家都信以为真,又何况普通人呢? 传国玉玺的最终下落在哪?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孙坚率部攻入洛阳。进城后,孙坚命士兵打扫南宫、北宫和太庙的卫生,又到太牢进行了祭祀,还派出一部分人马出城,整理洛阳以北邙山一带被破坏的汉室各皇陵。有人向孙坚报告说洛阳城南有一口甄官井,有人发现大白天井口不时发出异样光亮,“旦有五色气”,大家都觉得奇怪,不敢到这口井里打水。孙坚派了个胆大的人下到井中,在下面发现了一枚玉制印章,“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这枚印章缺了一个角,正面的印文是8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坚一看大喜,因为这就是“传国玉玺”。相传,这枚玉玺取材于著名的和氏璧,上面的8个字由秦朝首任丞相李斯所书,象征授命于天,是国之重器。公元前207年冬天,刘邦率军打到灞上,秦始皇帝赢政的儿子子婴跪捧着这枚玉玺献给刘邦。秦亡,“传国玉玺”归于刘汉。刘邦很珍视这枚玉玺,一直戴在自己的身上,并代代相传,作为大统合法的信物。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子年幼,“传国玉玺”藏在长乐宫太后那里,王莽派弟弟王舜来索要,遭到太后的怒斥。太后一气之下把玉玺扔在地上,摔破一个角。后来,王莽命工匠用黄金进行了修补。王莽兵败被杀,“传国玉玺”辗转到了刘秀手里,又开始了世代相传。 汉献帝的父亲汉灵帝刘宏驾崩时,“传国玉玺”找不到了,董卓很想得到,派人四处找,但没有找到。原来,当时宦官张让、段珪等人劫持少帝仓皇出宫,宫中一片大乱,负责保管玉玺的情急之下把它投到了这口井中。现在,“传国玉玺”到了孙坚手中,孙坚把它保管起来,后交夫人吴氏珍藏。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于襄阳城外的岘山,孙坚旧部被袁术吞并。袁术转战淮南,占领了寿春,随着势力逐渐壮大,生于称帝的野心,他听说孙坚当年在洛阳皇宫里得到的“传国玉玺”就在吴氏手里,就把吴氏软禁起来,逼她交出玉玺,吴氏无奈,只得交出。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国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传国玉玺”成为袁术的“国玺”。不过,“传国玉玺”没有给袁术带来好运,仅仅到了建安四年(199年),袁术便已经走投无路,最后困死于寿春以南的江亭。袁术的后事由从弟袁胤料理,袁胤畏惧曹操,不敢回寿春,率袁术部曲奉灵柩及家眷依附庐江郡太守刘勋,刘勋后被孙策打败,袁术的家眷被孙策所得。但是,袁术逼吴氏交出的“传国玉玺”却没能找到。 原来,“传国玉玺”辗转到了徐璆的手上。徐璆字孟玉。广陵郡海西人,度辽将军徐淑之子。徐璆少时博学,辟公府,举高第,后升任荆州刺史。在任时,董太后的侄子张忠担任南阳郡太守,因势放滥,贪赃枉法,董太后派人给徐璆递话,让徐璆照顾自己侄子,徐璆凛然对曰:“臣身为国,不敢闻命。”董太后大怒,但也无奈,只好将张忠调任为司隶校尉。徐璆到荆州后,举奏张忠在任时贪污公款上亿,又奏其他官员贪污案件,“悉征案罪,威风大行”,张忠恼怒,与宦官勾结,构织罪名,徐璆获罪。 汉献帝迁许后,因为徐璆素有声望,深得民心,于是征拜为廷尉。徐璆前往许县上任,路上被袁术所劫,袁术正要建立伪朝廷,需要有声望的人为他装点门面,欲授徐璆以上公之位,徐璆坚决不从,表示:“龚胜、鲍宣,独何人哉?守之必死!”看到徐璆真有一死而明志的决心,袁术不敢狠逼。徐璆是如何得到“传国玉玺”的?史书未作交代。徐璆后来辗转来到了许县,献上“传国玉玺”,使这件本来属于汉室的东西重新回到主人手里。徐璆担任廷尉,在履行新职务前他把此前担任过的朝廷官职所有的印绶一并交还有关部门。 战乱时代,人们四处游离,生命尚随时不保,有几个人还能把官印这样的东西认真保管好并随时带在身边呢?徐璆在个人安危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不仅保管着“传国玉玺”,还保管着数枚自己之前用过的官印,最后根据制度规定将它们一一上交,堪称三国时代最称职的“印章保管员”。司徒赵温为此感叹:“君遭大难,犹存此邪”,徐璆恭敬地回答说:“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接着说徐璆誓死保护的这枚“传国玉玺”。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任魏王,这时要求汉魏易代的呼声四起,一些人纷纷向曹丕上“劝进表”,汉献帝无奈,于是来到高庙,先祭祀列祖列宗,之后派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传国玉玺”前往曹丕所在的曲蠡,要求禅位。但曹丕表示推辞,汉献帝再次派人前来提出请求,曹丕再次推辞。前后去了3次,被曹丕推辞了3次。最后,曹丕还是答应了禅让的“请求”。 延康元年(220年)10月的一天,受禅仪式在许县附近的繁阳镇受禅台举行,汉献帝刘协、魏王曹丕以及文武公卿约400多人齐集繁阳镇,另外还有匈奴、单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各国的使节以及10多万将士,大家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 受禅仪式上,刘协向曹丕奉上“传国玉玺”,曹丕拜谢汉献帝,完成了汉魏禅代的主要仪式。之后,新皇帝曹丕接受臣民及使节的朝贺,曹丕以新皇帝身份祭天地、五岳、四渎,改国号为魏,更年号为黄初。汉献帝被降为山阳公,临去封地前,曹丕派人去要皇后的玉玺,汉献帝的皇后曹节与曹丕是兄妹,但曹节很生气,不给。前后去了多次,曹节最后把来人唤进亲自斥责,又“以玺抵轩下”,流着泪说:“天不祚尔!”曹丕代汉后,命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表明自己并非“篡汉”。 魏少帝曹奂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依样而行,通过禅让方式代魏,建立晋朝,“传国玉玺”归晋。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皇帝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传国玉玺”归前赵。19年后后赵皇帝石勒灭前赵,得“传国玉玺”,石勒于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4个字。又过了20年,“传国玉玺”传到冉魏政权手里,冉魏乞求东晋救援,“传国玺”被东晋将领骗走,送至建康,“传国玉玺”重回司马氏手中。 南朝时,“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等4个朝代的更迭,一直到隋朝统一,“传国玉玺”收入隋宫。隋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携“传国玉玺”遁入漠北突厥。唐太宗李世民因无传“传国玉玺”,只好命人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以自慰。 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派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皇后返归中原,向李世民献上“传国玉玺”,李世民龙颜大悦。唐末天下大乱,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走“传国玉玺”,建立后梁政权。16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政权,“传国玉玺”归后唐。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李从珂被石敬瑭所逼,见大势已去,于是带着“传国玉玺”与皇太后、皇后、儿子等登上洛阳玄武楼自焚而死,“传国玉玺”自此不知下落。宋代建立后,皇帝也想再次得到“传国玉玺”,于是向天下征召,各地也多次贡献“传国玉玺”,后均被官方否定,“传国玉玺”至今下落不明。
关于传国玉玺几个比较多见的谣言 关于传国玺从古到今有非常多谣言传说,真伪难辨,尤其是宋代传国玉玺失踪之后谣言尤其严重,加上现代那些公众号文章很多都是把信史和传说混为一谈让人更加糊涂!下面盘点一下传国玺几个比较严重的谣言! 第一、传国玉玺正史有明确系统的记载是由蓝田玉制作,与和氏璧没有明确关系(正确来说正史里没有任何记载说过和氏璧和传国玉玺有关),只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第二、传国玉玺没缺过一角,所有宋代以前的正史中都没有记载传国玉玺曾被摔破过一角并用黄金补上的事件,这也是后人附会的! (以上的谣言都是来自于宋代文人的笔记) 第三、传国玉玺刻字不太可能用所谓“鸟虫文”,秦始皇统一文字,泰山刻石所用的也是官方定的小篆体,传国玉玺这么正规的物品不大可能用没什么人会也没什么意义的“鸟虫文”,所刻内容也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正史里最早的版本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而且正史也没记载过传国玉玺后来被人刻字,所以曹丕刻“大魏受汉传国玺”和石勒又刻“天命石氏”都是假的,那是北魏自己伪造的传国玉玺。
第四、秦始皇没有把传国玉玺丢进过水里镇压风浪。《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是丢了个玉璧进水里,而且故事非常离奇,一看就知道是传说故事。 第五、传国玉玺至少三次失踪最后却又莫名其妙的出现。第一次失踪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后失踪,后被孙坚很离奇的发现!第二次是西晋末年传国玉玺一度失踪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到了东晋,而且中间多个政权都声称自己得到了真正的传国玉玺!第三次是隋朝灭亡,传国玉玺失踪然后被萧皇后从突厥带回来! 第六、传国玉玺尺寸问题。传国玉玺能随时佩戴在身上,而且已知的秦汉玉玺尺寸都很小,所以传国玉玺尺寸应该不大,但唐宋史料详细记载传国玉玺都是四寸见方甚至六寸见方,与已知情况出入颇多,非常可疑! 第七、有关传国玉玺的记载越到后世反而越详细,《史记》全书都没有明确记载过传国玉玺,《汉书》和《后汉书》都只是稍微提及,并没有详细描述,就连这前三史的历代注解都很少提及传国玉玺!到了南北朝时代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开始大量增加,分歧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离谱! 综上所述,真正的传国玉玺极有可能在西晋末年甚至可能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失踪了,后面的包括南北朝隋唐时代的所谓“传国玉玺”都极有可能是造假的!而且这不是没可能的,《旧五代史》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勗在天祐十八年(921年)魏州开元寺僧人传真献上传国玺,说是四十年前他在长安得到的,如今献给李存勗并让群臣劝进,搞笑的是同一本书里记载两年后李存勗进军开封的时候梁末帝的近侍偷了传国玺献给李存勗,也就是说李存勗自己就有两个传国玺。无独有偶,《新五代史》也记载了一件类似的事,前蜀高祖王建称帝后“发现”了田令孜偷出来并埋在了蜀中的“传国玉玺”,这些正史里一本正经记载的事件和前几次传国玉玺失踪的事件几乎一模一样,可见这些记载可信度真的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