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商朝以来真正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中国皇帝一共有六位:秦始皇帝赵政、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唐高宗孝皇帝李治、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和宋真宗元孝皇帝赵恒。此外,武周政权武则天在河南嵩山也举行过封禅大典。
中国人信奉上天,五岳被认为最接近上天的地方,封禅泰山对是上天的尊崇。然而,历史上却只有六位皇帝封禅过泰山。 封禅,古代帝王礼仪之一,是皇帝在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时,进行了祭祀天地的国家礼仪。在所有封禅仪式上,又以封禅泰山为皇帝一生中最高荣誉。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的记载,封禅泰山是有程序的,“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封禅泰山是封建社会国家名义上的一次规模盛大祭祀电仪,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开国皇帝登基仪式。也就说,并不是随便一位皇帝都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皇帝,无一不是开创的盛世,或者千古一帝。 传说开天辟地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记载:“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 汉宣帝时期,确定五岳为:东岳山东泰山(海拔1545米),西岳陕西华山(海拔2154.9米),中岳河南嵩山(1491.71米),南岳安徽天柱山(海拔1488.4米),北岳河北大茂山(海拔1898米)。 常去旅游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也就告诉了我们黄山的魅力远远超过五岳。但是,让我们不解的是,如此富有魅力的黄山为什么没有归于五岳呢? 这还得从五岳的起源说起,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尧命羲和氏四子分管四岳。那时“四岳”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职称,天子巡狩时,各主管方岳的官吏在驻地选择一座高山,放火发出信号,以召集诸侯。于是,最早的几座发信号的山便成了岳官的首府。舜时,岳官的职称开始与这些名山的山名统一起来。至今作为种制度,则始于汉武帝之时,到了汉宣帝,才确定五岳为:东岳是山东泰山西岳为陕西华山,中岳乃河南嵩山,南岳在安徽天柱山,北岳即河北大茂山。此后,隋代改南岳为湖南衡山,明代改北岳为山西恒山,最后始成今日之“五岳”。 而黄山的发现比五岳要晚,同时由于黄山过于险峻,无法用于军事防御,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被发掘出来。这也就造成黄山被排除在了五岳之外,这着实是一种小小的遗憾。 泰山为何称为五岳之首呢,有几个原因: 1.五岳中泰山虽然高度第三,但是位于华北平原,东大海西黄河,与山脚相对高差达到1300米,因此在视觉上显得特别高大。古人以为泰山最高。 2.传说神人盘古死后头颅化为东岳,左臂化为南岳,右臂化为北岳,身体化为中岳,足部化为西岳,盘古头颅泰山也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即认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地处东方的秦山就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 3.孔子对泰山推崇,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封禅理论起始于战国,当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 5.司马迁信奉儒家思想,对泰山推崇,《史记·封禅书》说:自古受命帝王,何尝不封禅? 秦始皇和汉武帝曾经封禅泰山,司马迁因此在《史记·封禅书》记载“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这个记载后来成为了帝王封禅的基本条件: 1.更朝换代之后,国家疆域统一。 2.帝王在位政绩卓著,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3太平盛世,有祥瑞出现。 如今泰山的「封禅大典」 古代皇帝很多,符合三条封禅条件却不容易。割据政权的皇帝没资格封禅,政绩卓越国泰民安也限制了很多皇帝,祥瑞出现更是可遇不可得。 虽然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帝王最荣耀的成就,但是能去“泰山封禅”的皇帝极少。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就是,“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 自商朝以来真正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中国皇帝一共有六位:秦始皇帝赵政、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唐高宗孝皇帝李治、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和宋真宗元孝皇帝赵恒。此外,武周政权武则天在河南嵩山也举行过封禅大典。 宋真宗怎么有胆量去封禅? 如果读者对封禅泰山有足够的了解,就会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什么鬼?宋真宗怎么有胆量去封禅?”确实,作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在位长达26年期间根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而当时北宋经济繁荣,还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遗泽。 宋真宗时期,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勉强到澶州督战。从军事角度来说,这场战争以平手结束或者说北宋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澶渊之盟消除了北部边关辽国的隐患,两国通商来往。但是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都没有收回,每年还要靠着向辽输金纳绢,实在时很屈辱。 为何才能洗刷耻辱呢?奸臣、“五鬼之一”、与寇准对立的王钦若提出的办法,“唯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然自古封禅,当得天瑞希世绝伦之事,然后可尔。”宋真宗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他很清楚,如果他还想去泰山封禅,咋办? 封禅中导演了一幕“天书由天而降”的闹剧。宋真宗各种封禅祭祀活动,把前代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宋史·真宗纪》评说天书封祀是“一国君臣如病狂”。宋真宗封禅泰山成了人们嘲讽的话题。
王钦若自然心知肚明,立刻说道:“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意思说是,所谓的“天降祥瑞”,都是人伪造的,唯独皇帝愿意相信,然后昭示天下,“人瑞”即“天瑞”。 宋真宗还是不放心,他担任宰相王旦不同意。王钦若立即提出他来摆平,在出面做王旦的工作,后者勉强同意了。为了彻底封住王旦的口,宋真宗干脆单独宴请王旦,还赏赐了大量财宝给王旦。 皇帝都“低声下气”到这样程度,王旦对封禅没有任何异议。在王钦若和王旦唱双簧下,群臣溜须拍马,宋真宗认为封禅泰山时机成熟。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一行浩浩荡荡向泰山出发了,开始了仪式繁琐的泰山封禅大典。 从明朝开始,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的封号,此后,明清两朝将原来的封禅改为了祭祀。北京的天坛地坛起到了祭祀天地作用,帝王不再去山岳封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