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385|回复: 0

唐朝、后唐、南唐的区别?后者是唐朝正统后代?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0

回帖

179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98
发表于 2021-5-25 0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后唐、南唐、唐朝在国号上都有一个“唐”字,但三者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密。后唐、南唐的统治范围都没有超出唐末疆域。在疆域上,唐朝和后唐、南唐有一定联系。在创始人方面,李存勖、李棨都不是唐朝李氏的正统后代,他们建立后唐、南唐算不上唐朝皇裔复国。

中国历史上有两大“黄金帝国时期”,也就是秦汉(分西汉东汉)和隋唐。秦隋类似,汉唐类似。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道者,当属“汉唐盛世”,尤其是唐朝开放与包容。汉唐疆域广大,国祚绵长,影响力空前。泛泛言之,汉朝影响力多在国内,唐朝影响力多在国外。

有意思的是,汉朝(包括两汉)和唐朝在灭亡后都有一个尾巴王朝。所谓尾巴王朝,就是大型王朝结束统治后,其后裔或者是冒充的后裔依然用前朝国号控制部分地区与新朝进行抗争。比如东汉灭亡后,西汉宗室刘备在西川建立了汉,史称蜀汉,以收复中原为己任,与曹魏、东吴形成三国鼎立。

唐朝也是如此,而且唐朝不只有一个尾巴,而是两个尾巴。有后唐、南唐。国号如此相似,是唐朝后裔复国吗?后人常常会唐朝与后唐、南唐之间的关系,误认为他们是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这两个王朝延续唐朝的盛世景况吗?只是在疆域上,后唐、南唐是否覆盖了原有唐朝的呢?




唐朝

大唐盛世,中国历史鼎盛

公元618年,从晋阳(山西太原)起兵的唐公李渊在长安废掉幼弱的隋恭帝杨侑,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

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登基后十分勤勉,终于开创了为后人所赞颂的,并能与文景之治相媲美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自进为太上皇,由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即位,实际权力仍由李世民把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载有:“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

在唐高宗的勤勉努力下,终于开创了永徽之治,之后的武则天称帝成虽为李唐王朝历史上的一段插曲,但是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又继续了大唐王朝的辉煌,开创了开元盛世,拓展了唐朝的版图,将唐朝文化推向了世界。

几十年后,李渊的孙媳妇武则天废掉其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称帝建立周朝。不过很难说武周是一个独立的王朝,大多数人还是将武周视为唐史的一部分,两唐书皆将武则天事迹列入唐书本纪。唐朝极盛时,西至西域,北至大漠,国力空前强盛。

然而,大唐盛世之下潜藏着此起彼伏的危机,加上晚年的唐玄宗因承平日久和久无战事,而开始放纵享乐,宠幸奸佞。

755年,安史之乱正式爆发,这场战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唐玄宗四处逃亡,终于在马嵬坡下奏响了杨贵妃的哀乐。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国力大衰,疆域不断缩水,已和后来的北宋极盛时没多大区别了。内有宦官专权和节度使势力坐大,外有吐蕃、回鹘之觊觎。曾经万邦来朝的唐朝早已分崩离析,皇帝形同木偶,号令不出长安,群雄割据,逐鹿天下。唐朝的皇帝们只能在夹缝中谋求中兴,企图恢复大唐王朝的往日辉煌。

由于唐朝后继皇帝们的努力,元和中兴、会昌中心和大中之治相继出现,但是这些都无法抵挡住大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趋势。在大唐王朝衰落的过程中,农民起义和党争无疑起到了加速作用,这些党争包括宦官与朝臣的权力之争,宦官内部的权力之争等等。

878年,黄巢起义正式爆发,几年的农民起义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而这一地区正式唐朝经济发展的命脉。907年,朱温篡唐自立,昔日繁荣昌盛的唐朝正式灭亡。

其他原来唐朝的藩镇诸侯也纷纷称王称帝。有些实力弱小离中原较远的诸侯纷纷改变旗号,接受后梁的册封而彻底背叛唐朝。但是还有一些忠于唐朝不愿服从朱温的势力,他们并不甘心唐朝的灭亡继续打着唐朝的旗号和朱温进行斗争。

上图_ 唐朝版图

唐朝的疆域在鼎盛时期约莫可至一千万平方公里,北至贝加尔湖,西达咸海,东抵辽河流域,南及海南南部。但有唐一朝经历了太多波折,土地时丢时守,所以唐朝疆域时大时小。唐朝最稳定的辖区应当是唐玄宗设立的开元十五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剑南道、岭南道、京畿道等。这些地方包括今天中国的大部分省市。

后唐

政变与党政交错的后唐

其中以朱温的死对头晋王李克用为代表。这个李克用是谁呢?他和唐朝是什么关系?后唐和唐朝是像西晋东晋那样的延续吗?

唐朝国力强大影响力远及四方,很多少数民族或畏惧武力强大或者仰慕天朝富足而甘为附属。很多归附臣服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被赐与唐朝国姓李氏,后来他们很多自称李氏。实则和唐朝皇室并无血缘关系。《旧五代史》载有:“太祖武皇帝,讳克用,本姓朱耶氏,其先陇右金城人也。……咸通中,(李国昌)讨庞勋有功,入为金吾上将军,赐姓李氏……”。唐朝末年庞勋之乱。

沙陀族就是其中一支,他们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分布在金娑山南,蒲类海东,名为“沙陀”的大沙漠一带,因此号称沙陀突厥,简称沙陀。沙陀族首领姓朱邪,唐懿宗咸通年间,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因帮助唐朝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朝封为金吾上将军。赐姓李氏,名国昌,编入唐朝宗籍,成为唐朝宗室,其后世代以李氏为姓。

896年,李克用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和王行瑜之乱有功,任河东节度使后被加封为晋王,等于唐朝统治者公开承认了李克用割据辽东的实力,但是李克用虽然权势滔天,还是奉衰落中的唐王朝为正统。

李克用和朱温在镇压黄巢起义过程中结下大仇,双方连年大战互有胜败。朱温灭唐称帝后不久李克用病故,他的儿子李存勖趁朱温死后诸子争权夺利灭掉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年号同光,沿用唐朝国号定都洛阳。后来李存勖派大将郭崇韬和长子魏王李继岌攻灭前蜀,马楚和南平相继内附。后唐基本统一北方和四川等地,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史书记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李存勖继位后开始疏远猜忌跟随打天下的宿将,宠信宦官伶人导致朝政混乱。邺城兵变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出兵平叛,不料部下发生哗变和叛军一起拥戴李嗣源为帝。手下兵士也逃散一空,李存勖在乱军被部下郭从谦所杀。李嗣源也是沙陀人,从小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李嗣源登基后仍沿用唐朝国号,改元天成,是为明宗。李嗣源是五代十国难得的明君,在他的七年统治时期休养生息,治理贪腐。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史称“明宗之治”。

李嗣源死后他的养子李从珂起兵叛乱杀掉李嗣源的儿子李从厚登基为帝,李从珂又想杀掉坐镇河东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石敬瑭得知以后先发制人,并派人以称臣纳贡石敬瑭对辽主以父事之和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帮助。公元936年,石敬瑭和契丹军队包围洛阳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然而,907年,朱温以宣武军(治今河南开封)一镇之力,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最终控制中原地区,正式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实力强大的晋国成为朱温统一的障碍,于是朱温和李克用之间的争夺就开始了。一年后,也就是908年,李克用就抱憾而终,他的儿子李存勖即位,成为新的晋王。

经过长期的征战和韬光养晦,李存勖于923年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为了增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李存勖便利用自己的李姓之便,沿用了“唐”国号,史称“后唐”。但是后唐以复兴大唐为号召,奉唐朝宗庙为祀。五代史记载:诏于晋阳立宗庙,以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圣皇帝、昭宗圣穆皇帝及懿祖以下为七庙。所以很多人以为后唐为大唐的延续,但是实际上后唐只是延续了唐朝的国号而已,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政权。这和西晋的宗室司马睿在西晋灭亡后,在金陵称帝建立东晋并不相同。后唐前身是奉唐朝国号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东晋是西晋残余势力拥立西晋宗室建立的割据政权。

923年,李存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了后梁,把都城定在了洛阳,可以说,后唐是五代十国中领土面积最大者,无怪乎古人会言:“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李存勖的统治很快就被同宗的李嗣源所推翻。

李嗣源在李存勖称帝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唐的辽阔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在晚年时也遭遇了政变,虽然未能成功,但却对李嗣源的精神造成了重大打击,他的儿子李从厚在李嗣源的灵前即位。

此后,后唐就走上了下坡路。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救兵,直接武力攻入洛阳,后唐正式灭亡。与唐朝末年不同的是,后唐的历史始终贯穿着父子政变、兄弟政变,这也表示后唐的统治时间不会太长。

上图_ 后唐版图,据有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关中、甘肃东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

公元923年,已统治北方大部的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后唐。李存勖本是沙陀人朱耶氏,由于沙陀人早已汉化,而且河东李氏是唐昭宗赐的国姓,所以他们以唐朝后裔自居。后唐是五代疆域最大的国家,北面约以现在的燕山山脉、明长城为界,西至宁甘陕交界地区,东南以淮河为界,南近长江。后唐疆域最大时还控制了西川地区,后西川脱离后唐自立。不过后唐再大也没有唐朝大,所以将后唐视为唐朝的尾巴,是可以说得通的,只这不过这条尾巴有点粗而已。

图-伊河、洛河穿洛阳而过,在偃师交汇

后唐疆域在五代十国中是比较大的,被誉为“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唐朝灭亡后,天下出现了后梁、晋国、南吴、前蜀四个大的割据政权。后唐先后灭后梁、前蜀,所以“天下四分已得三分”。930年是后唐疆域极盛时期。在北方,后唐拥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中部,有湖北、江苏等;西部,有四川、甘肃等;南部,有贵州等。可惜后唐并没有统一天下,其疆域也不及唐朝。

南唐

短暂而亡的南唐

上图_ 南唐版图

五代十国的历史轨迹和三国极为相似,三国上承秦汉,下启两晋,五代十国则上承隋唐,下启两宋。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三国名气极大,五代十国则不是很有名。凡事总有例外,在五代十国中有一国名气特别大,这就是南唐,知名度比开启北宋统一之路的后周大得多。没多少人知道周世宗柴荣是谁,但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南唐后主李煜是谁,南唐能在历史上有如此大的知名度基本上都是拜李煜的悲剧人生所赐。

南唐同样是李姓之人所建立的王朝,他的建立者是李,他早前随养父徐温姓徐,名字叫徐知诰,后来建立南唐时,自称是唐宪宗之子李恪的四世孙,又恢复李姓,称李昪。

南唐建立者徐知浩,又名李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据称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也有记载他本姓潘,父亲是个小吏。他自称父亲叫李荣,在他六岁的时候去世。一直流浪到淮南地区濠州,偶然机会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看中。据《南唐书》记载:“乾宁二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见而奇之,养以为子。”但是杨行密的长子杨渥很讨厌李昪,不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估计还有虐待的问题。杨行密便把他托付给自己的部将徐温,改名叫徐知浩。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以计谋剥夺了徐温亲子的兵权,一时间,徐知诰大权在握,掌握了南吴杨姓王朝的实权。

徐温倒是很喜欢这个被塞过来的养子。徐知浩也在徐温身边学到了很多带兵和治理地方的本领,而且对待徐温比徐温的亲生儿子还要孝顺。徐温有病卧床,徐知浩和妻子一起侍候不分白天黑夜。徐温大受感动,杨行密也说诸位将领的儿子没一个比得上徐知浩的。杨行密死后杨渥继位,杨渥和大将徐温张颢争权被二人干掉。两人推举杨渥的二弟杨隆演为王,没过不久徐张二人又发生矛盾。徐温先下手为强杀掉张颢,独揽吴国大权并推举杨隆演称帝。不再尊奉唐朝年号。

随着徐知诰的权力越来越大,周边朝臣纷纷劝徐知诰称帝。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两年后,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李昇。不过徐知诰认为东海徐氏的门阀地位不显,决定认唐朝皇帝为远祖。挑来挑去,徐知诰挑到了唐宪宗的儿子李恪(与李世民三子李恪同名)为远祖。很自然,齐国国号不能用了,正式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昇是为南唐烈祖。

除此之外,为了与唐朝有联系,他还为唐高宗和唐太宗立庙。然而,建立南唐后并无开疆拓土的野心,只想偏安一隅。943年,他的儿子李璟即位后,积极地推行开疆拓土的政策。

面对南唐的积极攻势,北方的后周政权一直把南唐看作是心头之患,周世宗柴荣更是为了征服南唐而御驾亲征。

961年,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十四年后,南唐终于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灭亡,欧阳修评价他:“(李煜)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相比较大唐王朝而言,南唐的繁盛系于一人之手,却亡于多年积攒之误中。

后唐和南唐都是子承父业型的,后唐始祖是李克用之父李国昌,曾任振武军节度使。南唐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南唐始祖是李昪,幼年流落民间,被淮南枭雄杨行密所获。杨行密很喜欢此儿,想收为养子,但他的儿子都反对。杨行密无奈,只好让亲信徐温收养此儿,取名徐知诰。徐温后来控制了杨吴大权,徐知诰虽然能力突出,但毕竟不是徐温亲生的,徐温还是想传位于亲生儿子。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就当徐知诰准备认命之时,徐温突然死了,杨吴天下就成了徐知诰的。

李昪继位后轻徭薄赋,修养生息国力逐渐强大。但是李昪没有对外扩张,反而是和邻国和睦相处。李昪驾崩后,他的儿子李璟继位。李璟继位南唐国力一度达到顶峰,先后攻灭了福建的闽国和湖南的马楚政权。但是可惜都没有稳固统治,先后被地方势力赶了回来。李璟宠信文臣喜好文学生活奢靡。不久他遇到了五代第一英主后周世宗柴荣,后周大军南下多次击败南唐守军尽取南唐淮南之地。李璟被迫削去帝号自称国主向后周称臣纳贡,奉后周正朔。成为后周的藩属国。

宋朝取代后周之后,南唐又奉北宋为宗主国。南唐侍奉北宋十分虔诚,拒绝其他国家一起联合进攻北宋的计划。李煜继位后南唐国势日衰,这位大词人对国家也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填词作曲醉生梦死。赵匡胤是个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主儿,他看到李煜不敢反抗便先消灭其他割据政权。

《旧五代史》记载,南唐的地盘繁盛时东达浙江,南及岭南五岭,西至湖南,北据淮河地域。其境内主要有河南、淮南、江南三道,濠州、扬州、庐州、黄州、江州三十余州,辖区广达数千里。《旧五代史》称“近代僭窃之地,最为强盛。”

南唐疆域包括现在的江苏省的淮河以南(不包括苏州,但包括淮河北岸的连云港),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西全省,湖北省东部(包括省会武汉,时称鄂州),以及福建省西部。南唐曾于公元951年灭掉了割据湖南的楚国,但由于中主李璟的胡乱折腾,唐军被愤怒的楚人乱棍打了出来。即使如此,南唐疆域依然是十国中疆域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王朝。史称南唐“其地东及衢、婺等州,南至五岭,西至湖襄,北据淮河,共三十多州,地数千里,近代伪朝,南唐最强盛。”南唐只有三个皇帝,先主李昪传位于长子李璟,中主李璟传位于第六子李煜,就是南唐后主。

很多人认为南唐并非真正的唐朝后裔,比如南唐的敌国吴越就认为李昪本姓潘,是湖州人,而非李昪自称的徐州人。不过李昪既然认了唐朝当祖宗,当然可以把南唐当成唐朝的尾巴王朝。甚至从某种角度讲,李昪也未必不是唐朝的后裔,皇子皇孙流落民间的多了,毕竟李昪是汉人,而后唐朱耶氏是汉化的沙陀人。后唐可以算是唐朝的尾巴王朝,南唐自然也可以算。

由上不难发现,就算把后唐的疆域和南唐的疆域加起来,它们也抵不过唐朝的疆域广大。后唐疆域相当于唐朝的北部,西部以及南部的部分。南唐疆域更小,只占唐朝疆域的东南部分。后人把在五代十国中拥有广大疆域但并未统一的“唐”称为后唐,把偏安一隅的“唐”称为南唐,可谓是十分贴切。

上图_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后唐和南唐以“唐”正法统

后唐、南唐与唐朝的联系实际并不大,尤其是南唐与唐朝的联系更有些牵强附会之感,他们的国号中都有“唐”字,但意义大为不同,大唐王朝的“唐”代表了自身的繁荣与后人的赞赏,后唐和南唐的“唐”只不过是借唐朝之名以正法统。

从三个王朝的建立者皆为“李”姓之人来看,后唐、南唐与唐朝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的“李”姓来源于唐朝皇帝的赏赐,这是对李克用勤王功绩的一种肯定,所以后唐与唐朝并无血缘关系。

南唐的李姓是其原来的姓氏,本是唐宪宗之子的四世孙,从这一层面来看,南唐的李姓似乎与唐朝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自称,正确与否还未能得到证明。李姓只是李存勖和为了在诸多政权中增强合法性的手段。

从三者的“唐”字来源看,后唐和南唐都将国号定为唐,除了希望增强政权合法性,还希望自己能够重振唐朝的辉煌。他们都以唐朝的继承者自居,但是却缺乏唐朝开国和中兴时的意气风发,更多的是内部的互相倾轧。

对于他们而言,唐朝的盛世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后唐和南唐不仅在领土、经济实力和军队实力等方面无法与唐朝匹敌,就连在子嗣和百姓认可度上与唐朝相比都是差强人意,所以他们只套用了唐朝的国号,却无法复制唐朝的盛世。

大唐王朝立国几百载,在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等人的统治下,基础十分雄厚,所以即便安史之乱动摇了唐朝的统治根基,后来的皇帝们也能够在群臣的努力下实现中兴。

相比较之下,后唐和南唐则大为不同,两个王朝不仅建立时间短,而且内部斗争不断,外部又缺乏合法性,导致这两个王朝只勉强存在了几十年,之后就在内忧外患下灭亡了,这也是唐朝与后唐、南唐之间的不同。

唐朝和后唐、南唐之间的联系仅在于他们的建立者都是李姓之人,但是这个李姓的来源却不同,后唐的李姓来源于唐朝的赏赐,南唐的李姓来源于统治者的自称,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唐朝之名增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延续唐朝的辉煌。

当然,后唐、南唐在各种制度上也根据实际情况继承了唐朝的制度。其中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笔者这里就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例,探究三者之间的联系。

(一)唐朝

唐初在地方实行道、府或州、县制度。唐皇根据山川走势划分道,道下设府或州、县管理。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割据,道形同虚设,于是地方制度实际变成了节度使、府或州、县三级制。

(二)后唐

后唐在地方上主要划分州或府、县管理。州设刺史,府设府尹,县设县令。地方长官一般由武将担任。为了防止藩镇权力过大,后唐通过废州等手段,减少藩镇所辖州数,限制节度使统治范围。后唐还争取把节度使任职期限限制为一至三年,减少节度使作乱的可能。

上图_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景遂,景 逿,景过会棋情景

(三)南唐

南唐继承唐制,在地方设立节度使。为了保证中央安全,节度使多用文人。南唐变更了节度使的名称,除了保留润州、洪州、宣州节度使等唐制外,增设了楚州、泉州、庐州等节度使。增设节度使,就会使节度使的权力分散。本来一个节度使可以管辖三至四个州,增设节度使后可能原来的节度使只能管辖一到两个州了。这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可见,后唐、南唐都保留了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框架。但为了防止藩镇割据,重蹈唐亡的教训,后唐、南唐都设法削减了节度使的权力。

除此之外,后唐和南唐都继承了唐朝的科举制、两税制等制度,但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总体来说,后唐、南唐对唐朝的制度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上图_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

既然唐朝和后唐、南唐在疆域范围上有一定联系,在制度上有继承的关系,三者创始人也都姓李,可否把后唐、李唐的创立看成是李姓皇族复国呢?

(一)唐朝:李渊

唐朝的创始人是李渊。李渊是贵族的后代。李渊的父亲是北周唐国公李昞。而李渊,则是继承了唐国公爵位,还迎娶了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外甥女窦氏,所以在朝中十分受宠。李渊有军事能力,能够智取,以少胜多。史书就记载,李渊以两千精兵威震突厥,以六千步骑击败二万“历山飞”起义军。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后,进入长安,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又大封功臣,笼络人心。隋炀帝死后,李渊逼杨侑禅让,并兼并割据,击败农民起义军,最后统一了全国,定都长安。

后来李渊沉溺酒色,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退位。李渊于是被尊为太上皇,平安终老。

上图_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

(二)后唐:李存勖

后唐的创始人是李存勖。李存勖父亲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沙陀族,本姓朱邪,被唐皇赐姓李,受封晋王。李存勖是李克用侧妃所生,但受李克用宠爱。

895年,李存勖随父李克用平定三镇叛乱,营救唐昭宗,受封检校司空,领汾州、晋州。

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勖继承晋王王位。即位后,李存勖开始整顿军队,设定了许多军事纪律,比如说规范步兵与骑兵的阵式,规定迟到的队伍杀无赦等。李存勖军队中的士兵,衣服、铠甲皆为黑色,因而被称为“鸦军”。这支鸦军跟随李存勖兼并河北,大败契丹,灭亡后梁。于是李存勖于923年在河北邯郸称帝,定都洛阳。

即位后,李存勖开始建戏院,重用伶人,并以“李天下”艺名上台演出。其皇后私挪国库,导致前线士兵供给不足。926年,李存勖重用的伶人郭从谦发动了兴教门之变,李存勖被杀。

上图_ 李棨(南唐烈祖)一般指李昪(南唐开国皇帝)

(三)南唐:李棨

南唐创始人李棨是平民出身,因为父母双亡被迫当了和尚。南吴太祖杨行密见他伶俐,决定收他为养子。杨行密的长子杨渥坚决反对,所以后来杨行密又把孩子给了亲臣徐温抚养。徐温对李棨特别重视,给他改名徐知诰,把他当做亲生儿子看待。

徐知诰被徐温悉心培养,成年后还当了升州刺史,当政时很有作为。徐温的长子徐知训嫉妒徐知诰,于是煽风点火,使得许知诰改迁润州刺史。

后来徐知训任性妄为,被朱瑾所杀。徐知诰就接替了徐知训淮南节度副使的位置,迅速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最后受封南吴齐王。

徐知诰于937年废南吴睿皇帝,改南吴为南唐,建都金陵,更名李棨。其在位期间,不沉溺酒色,暂停兵事,使得江淮一带生产力得到发展。

相比唐朝、后唐创始人,李棨即位后的表现算是很好了,颇有明君的风范。可惜李棨英年早逝,在位不到七年就过世了。

上图_ 《氏族志》的刊正提高了唐朝李氏皇族的地位




由上可见,唐朝创始人李渊是李姓贵族,后唐创始人姓朱邪,李是赐姓 也算是贵族。南唐创始人是平民,一度姓徐,也靠徐姓发家,最后才改姓李。虽然后唐、南唐创始人后来也是坚持“李”姓到老了,但三人很明显身份迥异。李存勖、李棨肯定不是李唐的嫡系后代,所以他们建立后唐、南唐肯定不能说成是李氏后代复国。

综上可见,虽然后唐、南唐、唐朝在国号上都有一个“唐”字,但三者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密。

在疆域方面,后唐控制唐朝的大部分领土,南唐主要控制唐朝的东南,两者的疆域加起来也没有唐朝的疆域大。

在制度方面,后唐、南唐虽然号称继承唐代,但由于是乱世中的政权,很多制度又跟唐朝的制度不同。

在创始人方面,李存勖、李棨都不是唐朝李氏的正统后代,他们建立后唐、南唐算不上唐朝皇裔复国。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所提供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 如资源下载链接侵犯到版权方,请发送邮件到o2k@qq.com,站长核实后会第一时间移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桂ICP备17006911号-1|历史的天空

GMT+8, 2024-12-23 11:50 , Processed in 0.1979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