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茶 于 2021-12-12 11:55 编辑
自打隋朝大业四年(607年),隋炀帝以“试策”取士以来,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趋势,应了一句老话:“把复杂的东西搞简单,那是能耐。”复杂的科举,考法越变越简单,就是为了考能耐。 考法最复杂的,当属唐朝,包含门类竟达五十多个,但真正分量极重的,就是两类考试:“明经”与“进士”。 好考一点的是“明经”,也就是基础知识考试,核心环节是“贴经”,就是找经典古文,遮住句中关键字词,让考生填出正确的。跟英语完形填空差不多。难考的是“进士”,主要考诗赋,另外还有“论议”,也就是议论文写作。还有“对策”,是考时事政治问答,最后考“经义”,也就是默写古文。 从技术含量说,“进士”的难度大得多。成败关键是“诗赋”环节,不但考文采,更得看考生日常的作品和名望。所以说“明经”考试,唐朝人叫“三十老明经”,也就是说这考试简单,三十岁考上都算没本事。说“进士”考试,却是“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这门考试太难,五十岁能考上,就算年轻有为了。后来名垂青史的唐朝诗人里,“进士”考试落榜的,一抓一大把。典型如杜甫,写诗写到了“诗圣”级别,照样考不上。 宋朝的科举改革,一是制度环节,确立了三年一次的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环节,也就是考生们要经过秀才——举人——进士的晋级道路。而且最后一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个制度改革,一直被沿用到科举制度结束。二是考生范围扩大,不再看门第出身,两宋329年,中榜者九成以上是平民百姓子弟。还有一些影响到今天的改革,如“糊名法”今天还在用,只是称呼换了:高考密封阅卷。 考试内容上,宋朝改革更大,“贴经”给废了,新增了“经义”,也就是写议论短文。参考书目包括《诗经》《周礼》等儒家典籍,可谓考试范围广,知识含量大,书写难度高。两宋一百一十八次科举考试,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两样全考,总的趋势,是诗赋越考越少,经义越考越多。考试的难度,自然也越来越大。 宋朝的“经义”考试,后来几经变化,终于在明清时代,到达了难度的顶峰,成为公认的科举最恐怖考试模式:八股取士。 所谓八股取士,也就是考试写八股文。这是一套严格到极致的写作规范:全文分成八个部分,从内容到篇幅都有苛刻的要求。主题更有严格限制,每一个观点,都得遵循大儒朱熹的名著《四书章句集注》,连修辞手法也有规定,文章的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子。如此苛刻规矩,好比杂技表演里的走钢丝,多迈一小步,就是万丈深渊。 这样恐怖的考试方式,不管是当时的亲历者,还是后来的旁观者,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明朝人有诗形容得最形象:三场辛苦磨成鬼。虽说夸张,却也有理,这么个折磨过程,且不论中榜与否,全程咬牙熬过来的,就真不是一般人。看看明清的牛人就知道,大儒王阳明,大改革家张居正,大英雄郑成功,大名臣曾国藩……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从这场辛苦的折磨里熬过来的。他们后来留在煌煌史册上,被冠以“大”字的种种能耐,更是从这看似简单,其实艰辛无比的炼狱中,实打实考出来的。 |